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SD-WAN和SLA:为什么制定内部SLA是明智的?

时间:2023-03-18 17:08:23 科技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交易时通常会有协议或合同,规定了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违约金。在IT行业中,它对应于SLA(服务水平协议),通常会规定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之间所提供服务的具体细节。用户根据SLA规定和自身需求选择服务。服务提供者无法联系到的,被服务方可以按照约定要求赔偿。虽然购买WAN连接服务的IT团队应该考虑修复时间、延迟和正常运行时间,但实际流量性能应该是购买前的重点。另一方面,内部SLA是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议,这些协议提供一组更特定于单个业务的参数,例如应用程序流和用户需求。虽然这些并未描述对服务不足的潜在影响,但它们提供了必要的业务级服务要求以避免收入损失。WAN服务现在包括软件定义的WAN技术,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到这一点。SD-WAN通常作为一种互联网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进行营销,可以节省成本并满足用户使用公共云服务的需求。但实际上,SD-WAN可以终止从互联网服务到第3层MPLS和第2层虚拟专用LAN服务的任何连接类型和SLA。当企业采用使用互联网连接的SD-WAN时,内部SLA有助于定义SD-WAN提供商在标准SLA中的需求。让我们来看看企业应该如何为SD-WAN服务和内部SLA设置SLA。具有SD-WAN选项的传统VPNSLA围绕InternetVPN服务的服务级别协议通常非常高级。大多数提供商提供给定月份的平均绩效指标。在查看这些平均值时,重要的是要了解当它们在特定时间具有高延迟峰值时,结果可以指示一致的性能水平。在某些行业,这可能会导致主要应用程序使用的收入损失。更复杂的是,SLA通常只涵盖供应商的核心网络,不包括本地环路。除了延迟,其他常见的SLA测量包括数据包丢失和网络正常运行时间,供应商也提供平均值。虽然平均数通常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但它们至少可以让您了解WAN的运行情况。但如果SLA只是表达预期的性能,或者只是业务协议,那么企业如何有效地创建SLA?SD-WAN允许企业根据所需的业务因素(例如关键任务流量或应用程序)制定自己的内部SLA。例如,如果企业需要优先处理语音流量,SD-WAN允许企业使用底层MPLS传输,从而在整个网络中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如果企业通过互联网发送流量,与MPLS相比,它可能会失去流量控制。因此,组织应研究可用的连接类型及其相关的实际性能数据,以便选择主要的SD-WAN连接类型。大多数提供商不会提供真正的ping测试和跟踪路由,但这些数字是真实且有用的。在企业选择其主要连接后,可以配置SD-WAN服务以执行流量和应用程序优先级排序。例如,如果带宽受限,企业中标记为关键的应用程序可以优先访问该路由。此外,SD-WAN可以定义粒度级别的优先级以使其与众不同。例如,企业可能只希望一部分用户在网络拥塞或丢包期间得到特殊处理,或者可能只希望某些类型的流量和用户获得访问权限。使用报告功能为SD-WAN定义内部SLA通过深入报告,组织可以根据配置而非商业协议创建自己的内部SLA。通过报告统计数据以可视化网络,并能够基于多个IP地址创建用户配置文件,IT团队可以真正开始关注网络性能。随着企业通过SD-WAN获得对其WAN性能的更多控制,它可以将SLA重新纳入业务。这与典型的WANSLA根本不同,后者需要时间来生成有关网络性能的信息。IT团队可以确定哪些SLA因素最能反映业务需求的满足方式,而不是使用延迟和抖动数据。他们可以根据连接源、类型和条件等因素创建内部SLA。SD-WAN还为IT团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为每个应用程序、每个部门甚至每个用户创建SLA。由于SD-WAN可以取代所有类型的连接,内部SLA因其跨多种技术和灾难恢复的默认功能而变得更强大。在没有有意义数据的情况下,原始服务提供商的SLA是获得网络性能的唯一途径。同样,用户可以向供应商索取真实的交通性能数据,但他们的销售团队可能不愿意透露这些信息,这取决于他们的内部政策。WANSLA不会消失——它们只是在变化。在售前环境中定义SLA很困难。对于使用多个Internet服务提供商或网络到网络接口的全球企业来说尤其如此。虽然像公共云这样的东西有助于提高工作流效率,但提供可预测的流量性能的挑战也被放大了。这意味着企业不仅需要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内容,还需要专注于提出问题以深入了解典型网络的SLA因素。然后他们应该考虑如何定位他们的SD-WAN供应商以帮助定义他们自己的内部SLA。SLA会消失吗?在做出SD-WAN购买决策时,最基本的SLA几乎没有用处。但是,如果企业了解其业务和网络需求——以及网络性能不佳的影响——它可以更好地定义自己的内部SLA,并向服务提供商询问更多有关定义的问题,以确保服务满足其需求。原文链接:https://searchsdn.techtarget.com/tip/SD-WAN-and-SLAs-Why-crafting-internal-SLAs-is-a-smart-m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