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腾讯游戏扩大人脸识别范围,未成年人数据如何保护?

时间:2023-03-18 15:08:46 科技观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手游迅速普及,吸引了无数成年玩家和未成年玩家。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需要限制其游戏时间和权限,防止部分未成年人假扮父母逃避监管。因此,人脸识别技术成为重要的筛查手段。6月17日,腾讯游戏对外宣布,经过多次灰度测试和技术优化,正式升级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即继续保持未成年人“限玩、限充、限时”名字。此外,针对“儿童利用父母身份信息绕过监管”问题,扩大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实现对疑似未成年用户的筛查。在“刷脸”无处不在的时代,人脸识别技术与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技术一样,只是科幻作品中的特有存在。现在,这些技术已经从科幻变成了现实,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为众多行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自身的创新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更多的可能性。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广泛,如交通、安防、金融、教育等场景。支付“刷脸”、安检“刷脸”、开门“刷脸”、身份验证“刷脸”……一系列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促进了相关便利化领域,人脸识别市场前景更加看好。预计。据相关统计机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约140亿美元,其中人脸识别市场规模约28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超过64亿美元。可见,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不仅提供了便利,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个人隐私问题争议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方便了大众的生活,也推动了很多行业的新变革,成长为一个规模较大的新兴产业.它的正值是无法抹去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意味着人们需要转让个人隐私权,人脸等生物信息可能会被非法使用或泄露。近期,美国三大科技巨头IBM、亚马逊、微软相继宣布或放弃人脸识别,或暂停向警方提供人脸识别技术。虽然与国内当前的反种族歧视运动有关,但背后的原因是美国民众对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的疑虑和反对。事实上,亚马逊等公司在与警方和军方合作应用人脸识别时,曾有过一连串的非议。这些言论认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会导致个人被“监视”,失去自由和隐私权,相关技术也会影响性别和种族问题的公平性。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数据?与成年人相比,公众往往更关注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人脸识别技术的扩大应用,确实??有助于相关游戏运营商落实未成年人保护,遏制青少年沉迷游戏的倾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未成年人的人脸识别数据应该得到妥善的采集、处理。从应用机制来看,人脸识别在游戏验证中的主要作用是识别登录的身份。因此,系统采集未成年人面部生物识别信息后,经身份判断确认后,采集的数据应予以销毁,不得以其他方式存储或使用。这样一来,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和安全就会得到更好的保护。鉴于我国尚无专门的生物识别技术相关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在制定中,相关企业在收集和使用人脸识别数据时应认真遵守现行法律法规,积极履行有效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社会责任。隐私利益。在后续的相关立法中,希望将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纳入法律体系,包括针对未成年人的特别规定,以更好地保护公众隐私,保护行业,如人脸识别。可以获得更广泛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