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未来人工智能会让普通人失业吗?来看看马斯克的回答

时间:2023-03-18 13:51:47 科技观察

人工智能的未来,你是乐观还是消极?其实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尤其是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比如做饭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生活机器人等等,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此外,早在2021年3月31日,美国陆军就公布了一则重磅消息,授予全球知名科技巨头微软公司一份价值约1437亿元人民币(219亿美元)的合同。该公司将为军队提供至少12万套AR设备(增强现实设备),以提高军队的智能化和科技水平。这时候,很多人不禁担心:人工智能真的全面发展了,失业的普通人怎么办?毕竟未来还未到来,但该有的防范和危机意识还是要有的。谁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前瞻性的人物之一?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人工智能领域,知名脑机接口研究公司Neuralink早已成立。而且,“脑插管”这一脑机接口新技术已经面世,并在动物身上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此外,还有一个世界知名的人工智能非营利研究机构OpenAI。马斯克也是主要赞助商。去年,该组织开发了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预训练语言模型GPT-3。当然,该组织最大的赞助商已经是微软了。该模型可以模仿人类的神经元,其训练参数达到了惊人的1750亿,甚至可以与人脑的思维相媲美。据介绍,神经元是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系统包含大量的神经元。据估计,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仅大脑皮层就有约140亿个神经元。而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也宣布了火星探索计划。结合马斯克的大棋局,很明显他要在人工智能及其周边领域做出前所未有的成就。但马斯克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他其实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在2021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接受采访时,马斯克被问到一个问题:人生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思考了20多秒后,马斯克缓缓说道:我认为最大的挑战之一是确保你有一个纠错反馈回路。然后很难一直保持这种错误纠正的反馈循环,即使人们只说好话。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其实是自己……马斯克称之为纠错反馈回路。其实俗语有很多种,比如:一日三省自己……过去的心得不到,现在的心得不到,未来的心得不到……最大的价值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取代低端、重复性、规律性强的工作。但是对于创作,对于艺术,如果没有审美等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无法替代人类。著名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曾说过:显然,我们需要关注重复的标准化工作无法涵盖的领域。它包括什么?包括创造力、情感沟通、审美、艺术能力,还有我们的综合理解能力,我们把片段串联成故事来讲故事的能力,我们的经历。所有这些在我们看来非常不可靠的东西,往往都是人类智慧非常独特的能力。智能化将对我们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智能化革命的初期,这是必然的行业趋势。但在智能时代开始之际,我们更需要未雨绸缪,努力做那控制世界的那2%,而不是被智能浪潮淘汰。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他的科幻小说《三体》中提到了一个“科技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文明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并不一致,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文明。从人类几千年的科技发展来看,基本是一致的。文明的发展壮大,其实是我们每个人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与其忧虑未来,不如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做起,提升自己的价值。5年、10年,甚至30年、50年,活在当下的我们就不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吗?除非你真的想“躺平”,除非你能上大学Tree,否则,真的没办法。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