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etaverse”真火,Facebook更名Meta,国内外各种投融资。“Metaverse”的支持者有很多,反对者也有很多。很多人认为元界是彻头彻尾的骗局,以现有技术不可能实现。我们已经介绍了为什么“Metaverse”是一个骗局。今天我们再看看另一面,元界是如何实现的?电影里的“Metaverse”应该都知道“Metaverse”。这个词出自科幻作家史蒂文森199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雪崩》。在《雪崩》中,作者描述了一个荒诞的赛博朋克世界,以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和不受控制的技术进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关注。.“Metaverse”概念的出现,为人们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此后,现实与平行虚拟网络世界的一系列概念迅速被作家所采纳,史蒂文森继续称其为“Metaverse”。Metaverse的概念在随后的几部科幻电影中迅速成熟并定型。《电子世界争霸战》,1982年由史蒂文·斯伯格执导,可能是最早的元宇宙电影。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凯文为了证明公司最受欢迎的电子游戏被同事盗走而被迫在自己开发的游戏中进行战斗的故事。“Metaverse”的概念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在电影《头号玩家》上映后为大众所熟知。《头号玩家》描述了一个名为“绿洲”的虚拟世界。2045年,现实世界濒临崩溃。人们寄希望于“绿洲”。只需戴上VR头盔,他们就可以以完全不同的身份进入虚拟世界。除了以玩家视角描绘《Metaverse》和剧情走向外,还有一部电影《失控玩家》以NPC视角。“元宇宙”的故事。不难发现,在很多涉及“Metaverse”概念的电影中,对“Metaverse”的描写非常相似:用户可以快速进入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但又和现实世界是一样的。现实世界并遵守习俗规则。秩序感强,沉浸感强。进入虚拟世界后,你将拥有全新的身份。“Metaverse”只是一个平台,不生产也不生产任何东西。所有的“内容”都是由用户产生的,从而形成了一个真实的虚拟社会。现实中的虚拟世界和科幻电影一样。元界公司致力于创造一个类似于《头号玩家》的虚拟世界,但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几乎不可能做到。“Metaverse”前途光明,但任重而道远。扎克伯格说:“元宇宙落地至少需要10-15年时间。”这可能是真的,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目前,科技公司能做的就是把“元宇宙”作为大战略方向,努力完善自己的产品,打造元宇宙产品矩阵。我们以国内的两家公司字节跳动和腾讯为例。字节跳动今年4月20日,字节跳动投资手游开发商《代码宇宙》,开始布局元宇宙。经过多年的积累,字节跳动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内容运营体系,旗下产品TikTok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短视频平台。其强大的内容运营体系类似于元界的内容生产体系。此外,字节跳动已经具备探索元宇宙所需的技术储备。根据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数据,字节跳动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八个领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网络。技术闭环。擅长社交和游戏的腾讯,在元宇宙的打造上也有很大的优势。同时,腾讯还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用户数最多的PGC内容平台。经过20多年的积累,腾讯已经有了元界的雏形。.如何打造一个从虚拟到现实的“Metaverse”,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一步到位显然是不可能的。目前可行的方案是在我们自己的产品矩阵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依赖“元宇宙”。比如,如何打造一款音乐产品,让用户体验到与现场演唱会一样的感受?如何打造一款让用户面对面交流的社交产品?从点到面,实现产品之间的无缝衔接。听完一场音乐会,用户无需摘下VR头盔,就能立刻与远方的朋友面对面交流?Metaverse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宇宙的低级形态缺乏沉浸感和统一的经济体系。或许还要十几年,几十年,真正的元宇宙才会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