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将达到113.96亿元,同比增长19.2%。AI语音识别发展历程语音识别技术自1950年代进入萌芽阶段。到目前为止,主流算法模型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模板匹配阶段、模式和特征分析阶段、概率统计建模阶段和现在主流的深度神经网络阶段。目前主流的语音识别厂商主要采用端到端的算法,在理想的实验环境下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可以高达99%以上。AI语音识别产业链分析中国AI语音识别市场参与者众多,主要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语音识别的上游主要是一些提供数据和云服务的公司。语音识别解码过程包括两部分: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的识别建模和模型训练。在运行过程中,对训练数据和计算的需求是巨大的。因此,能够提供海量数据处理、存储和高性能计算能力的云计算技术成为语音识别行业的研究热点。语音识别的中游主要是将语音识别技术商业化的硬件和软件服务商。根据终端消费者的类型,语音识别的中游厂商主要可以分为消费市场和专业市场。语音识别在下游行业应用多元化,一站式服务需求广泛。语音识别作为人工智能交互的重要入口,是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最成熟的技术之一。以多种商业形式广泛应用于下游市场。从应用领域来看,目前消费市场主要应用于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慧教育、车载系统等领域,专业市场主要应用于医疗、公安、教育、客服、语音点评等领域。语音识别准确率逐步提升过去5-10年,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AI语音识别市场发展迅猛。目前,主流的语音识别模型已经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主。神经网络的出现和普及对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下游需求不断增长,AI语音识别市场空间稳步提升。过去五年,中国对AI语音的需求逐渐爆发。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智能音箱、智能汽车和智能硬件,以及消费和互联网增值服务。然而,包括目前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语音识别的相关应用和使用场景仍然存在局限性。未来,在产品供应商和开发商共同构建产业生态的过程中,语音识别技术将与其他语音交互技术和软件功能更好地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未来,AI语音识别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2020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将达到113.96亿元,同比增长19.2%。预计2026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达到326.88亿元。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政策推动AI语音识别产业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考虑到人工智能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自2017年以来,人工智能行业连续三年被纳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扶持政策包括项目发展资金、人才引进政策等国家扶持政策。目前,语音识别技术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最成熟的技术之一。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未来有望加速在垂直行业的渗透和布局。更多数据请参考:《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投资可行性研究等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