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人工智能全面替代人类劳动后,农民工该何去何从?他们会失去工作吗?

时间:2023-03-17 19:31:52 科技观察

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小老板煲鸡汤:各位农民工,你们要感谢老板给你们提供了工作机会。未来,人工智能将取代人工智能。你做什么工作?农民工们看了朋友圈后颤抖着开始点赞,然后点上一根烟,想了一个通宵的问题:是啊,如果未来机器人取代了人类,我该怎么办?再延伸下去,未来人工智能出现时,司机应该怎么办?AI技术成熟,客服怎么办?未来,当计算机可以自动编程时,程序员该怎么办?既然网络可以自动采集和编辑信息,靠码字为生的编辑们该怎么办呢?如果没有脑血栓,这些问题十年都无法回答。如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劳动,那么小编一定会在梦中笑醒。无数烈士所追求的共产主义,就那么容易实现吗?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完全替代人类劳动。人们会失业吗?答案无疑是,一些技术含量低、逻辑性强、重复性强的工作肯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司机、流水线工人、程序员、银行职员、操作员等,稍微高级一些的编辑、设计师会逐渐被更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只会剩下技术性强、难以重复、主观性强的人文社科类工作,如艺术家、教师、政府工作等。员工等那么,失业的农民工该怎么办?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社会的基本运行机制。资本在法律框架内控制生产资料,雇佣工人劳动,通过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价值积累资本。卖给工人,然后用利润扩大生产,掌握更多的生产资料。人类过去百年的财富就是通过这种模式迅速积累起来的。不得不说,资本真是个好东西,对社会制度、经济和科技的推动作用实在是太强大了。在逐利的趋势下,资本家千方百计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扩大市场,无形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几百年前就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后来的国家只能依靠农业来丰富自己的产业,一点一点地积累资本。过程异常艰难。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国家的生产力基本达到顶峰。原本需要100人的工作,只需要10个人就可以完成。剩下的90个人会饿死吗?事实并非如此,在生产力快速提升的同时,产品的成本也在快速下降。这时候,资本家需要做的不是扩大生产,而是扩大市场。那么问题来了。一方面是产品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是失业下岗工人。资本家应该把产品卖给谁?这时候,资本家为了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序循环,不得不减少剥削,让农民工有余钱购买他们的产品,甚至制定非常慷慨的社会保障制度,给农民工。回扣。北欧国家的福利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极致,没有进一步积累的空间。只有通过返利来释放需求,才能维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运行。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极致会是什么样子。如前所述,北欧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极致。这些国家都是人口稀少的小国。国内市场不多,国外市场挤不进去。因此,维持资本主义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社会福利分配。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到这种地步会怎样?资本家会发现,无论他们如何发展生产力,如何补贴人民,资本规模都不会再扩大,商品的利润率会不断下降。资本家为了保证利润,不得不倒掉多余的牛奶,资本主义周期性出现危机。为什么会这样?这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缺陷造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财富的积累,但财富的积累是无限的,劳动者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当劳动者的收入无法买回自己生产的全部产品时,就会出现产能过剩。这是资本主义的第一个矛盾:生产力和需求之间。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将不断提高,资本主义面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严重。该怎么办?70年代美国发生滞胀危机后,人们意识到资本主义经济无法有序发展,必要时需要政府干预。政府主导货币政策,扩大公共财政支出,适当提高利率,消除滞胀。.这是资本主义的第二个矛盾:局部生产的秩序和整体生产的无序。问题又来了。政府干预是有限的,但生产力发展是无限的。如何应对日益尖锐的产能与需求矛盾?马克思在多年前就给出了答案。《马克思主义》指出,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唯一的出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激化,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程度越来越强。这时,私有制开始自然地向公有制过渡,直至完全被公有制所取代。到那时,国家、资本、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将彻底消失,人类将彻底摆脱金钱的束缚。劳动将不再是生计的负担,而是一种自我认同和满足。人会尽力而为,各取所需,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不再受某种工作的束缚——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是诗人,画家,渔夫,或猎人。可以换多种职业。这就是共产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全人类的解放。所以。如果你是一名工人,不用担心万一人工智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了怎么办。到那时,人类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将成百上千倍地增长,社会上的财富和商品多得用不完。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就可以领取补贴。到时候工人们会笑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