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真相与谎言都在Android商业模式上

时间:2023-03-17 16:46:54 科技观察

周一,路透社独家报道称,谷歌已暂停与华为在Android领域的合作。报告称,华为的下一代安卓智能手机也将无法访问包括PlayStore、Gmail和YouTube在内的应用服务。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科技行业的广泛关注。在很多人看来,安卓作为一个开源免费的系统,理论上不存在所谓的禁用或不禁用的问题。了解这件事情,我们不妨借鉴一下谷歌,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出发,探究一下谷歌是如何打造出安卓这棵摇钱树,以及所谓“开源免费”安卓的真面目。  谷歌为什么要开发Android?  首先要明确的是,谷歌本质上是一家广告公司,这也是谷歌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商业模式。即使在2015年谷歌重组后,其主营业务新的谷歌,如下图所示,除了Apps(现在的云业务)、YouTube、搜索、Android、Adsense等产品外,都是广告展示平台或者让广告更好展示的平台。  谷歌的商业模式极其简单粗暴。为用户与广告商、信息与广告架起“对话”与“沟通”的桥梁。谷歌成为PC时代的“看门人”。用户通过谷歌获取信息,广告商通过谷歌免费或收费地宣传他们的广告。谷歌强大的技术能力可以使用户和广告商实现一定程度的需求匹配。最终形成双赢局面。  以上商业模式也是一种网络效应。谷歌必须接触到更多的用户,才能在与广告商的博弈中掌握议价能力。同时,海量的用户覆盖也能带来数据优势,从而进一步提升广告匹配度,这在商业上和技术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难理解谷歌为何千方百计进入中国。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庞大的用户规模和爆炸式增长的互联网广告市场,我们也能理解谷歌退出中国的巨大压力,其放弃如此巨大市场的勇气和决心也令人敬佩。  对于谷歌的早期,微软始终是一个无法逃脱的阴影。一方面,无论是推出自家的Chrome浏览器,还是与各大浏览器合作推广谷歌搜索框,谷歌的核心产品都必须“寄生”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  另一方面,随着2004年后移动互联网的大幕慢慢拉开,谷歌不得不面临如何将其产品融入当时看似无敌的微软移动操作系统WindowsMobile。2003年6月,微软发布了WindowsMobile2003,这是一款以WindowsMobile命名的操作系统。该系统提供了键盘、图片浏览、手机版IE等多项功能。下图为使用WM2013版操作系统的惠普iPAQH6300。  为了应对新的挑战,谷歌在2005年收购了Android公司,这也许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收购。  从手机到平台  直到2006年底,关于谷歌是否会推出智能手机的传闻一直在各大媒体发酵,但当乔布斯带着一部“半成品”iPhone来到2007年的MacWorld发布会上,整个世界——包括谷歌内部的Android团队——都震惊了。这是一个在过去看似不可能的产品,在世人面前却是那么真实。Android的创造者安迪·鲁宾(AndyRubin)果断。放弃了接近完成的研发计划,开始“借鉴”iPhone的设计理念。  因为差点重启,严重耽误了Android的开发。当人们普遍猜测谷歌是否需要用一个新的智能手机品牌来回应苹果的产品时,谷歌终于在2007年11月用了一系列的蒙眼手段。这一挑衅性的发布表达了谷歌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推出Android操作系统,使用开放的并且免费许可,大部分代码用Apache开源,内核部分采用GPL许可;发布Android手机,HTC生产的G1;建立和发展手持设备联盟,首批成员包括HTC、LG、三星等;  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谷歌初步具备了移动互联网Windows的雏形。  首先,谷歌不参与任何硬件生产,用操作系统“控制”下游硬件厂商。这也是微软在Windows上采用的策略。微软在个人电脑市场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庞大的个人电脑硬件制造商。形影不离。  其次,谷歌以一种“聪明”的方式将Android包装成所谓的免费开源操作系统,试图将其与Windows昂贵的许可模式区分开来。如上所述,谷歌商业模式的核心是通过用户使用谷歌产品的行为来触及更多的用户来赚钱。因此,Android所谓的免费开源模式,本质上就是谷歌为分发谷歌服务搭建了硬件产品渠道。  当然,今天回顾Android商业模式的成功有些“事后诸葛亮”,但Android成功塑造成对抗iOS封闭系统的“特立独行”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行业共识,科技博主BenThompson引用风投家BillGurley的话说,2011年整个主流科技行业是如何看待Android的:Android,以及Chrome和ChromeOS,都不是经典商业意义上的“产品”。他们没有计划成为自己的“经济城堡”。相反,它们是非常昂贵且非常具有侵略性的“护城河”,由谷歌城堡[(搜索广告)]的高度和规模提供资金。谷歌的目标是防御性而非进攻性。他们并没有试图在Android或Chrome上获利。他们想要采取任何存在于他们和消费者之间的层并使其免费(甚至低于免费)。因为这些层基本上是没有可变成本的软件产品,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防御策略。谷歌也在为地球得分城堡外250英里以确保没有我们可以接近它。据我所知,他们做得非常好。在一篇长文中,Techinca列举了Google在过去十年中如何逐渐揭开“Android开源免费”的真面目。  除了操作系统之外,谷歌还开发了一系列属于谷歌的移动应用程序,例如音乐(现在称为GooglePlayMusic)、键盘、相机和短信服务。这些所谓的“Google原生应用程序”均由GooglePlay提供支持。服务驱动,在功能和体验上远超“安卓原生应用”。的确,任何厂商都可以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Android系统,但大多数厂商并没有能力进一步优化Android应用。如果他们想引入谷歌的原生应用程序,他们必须获得谷歌的许可才能使用它们。  严控安卓,最终成为摇钱树,比如三星,基本上已经开发了一圈系统应用,但对于大部分厂商来说,只能在自己的硬件中引入谷歌。  为了应对Android的各个分支,谷歌在各个Android版本中都强化了GooglePlaySerive的功能。Arts文章写道:Google对GooglePlay服务的策略是通过让开发人员在Google认可的设备上尽可能轻松,而在非-谷歌认可的设备。  Ars还进一步谈到了谷歌“不听话”的开发者惩罚:如果你使用任何谷歌API并尝试在Kindle或任何其他非谷歌版本的AOSP上运行你的应用程序:惊喜!你的应用程序坏了。谷歌的Android在Android市场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开发人员真正关心的只是让他们的应用程序变得简单、运行良好并覆盖广泛的受众。GoogleAPI实现了所有这些,但副作用是您的应用程序现在依赖于具有GoogleApps许可证的设备。  惩罚和压力也让Android开源分支几乎不可能继续运作。除了亚马逊这种级别的公司还在努力维护一个分支之外,越来越多的开源分支已经陷入停顿,或者开始与各大手机硬件厂商合作。合作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Ars将Android的开放性描述为一种“看而不摸”的开放,或者中文理解为“只能远观不能玩的开放”。当然,制造商仍然可以使用它,但是Google对您使用Android的不同方式拥有如此多的控制权,您除了服从Google设定的行为模式外别无他法。  2018年7月,欧盟向谷歌开出了高达5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原因主要有两点:谷歌要求安卓设备预装谷歌搜索和浏览器作为条件;谷歌向某些大型制造商和移动网络运营商支付费用,让他们在设备上预装搜索应用等。  谷歌CEO皮查伊官方回应直言,这是对安卓商业模式的挑战:今天,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Android及其商业模式的竞争决定。该决定忽视了安卓手机与iOS手机竞争的事实.....它也忽视了安卓为数以千计的手机制造商、电信运营商提供操作系统选择以及为数百万安卓开发者提供移动开发平台的事实。事实...  这段话当然是真的,只是说了故事的一面。谷歌在Android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2016年,甲骨文披露了谷歌在Android上的收入。从2008年到2016年,Android为谷歌带来了310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包括220亿美元的利润。除了搜索广告收入,谷歌还和苹果一样,通过从GooglePlay应用商店中抽取内容和应用来获取收入。  tail  由于诸多原因,谷歌的商业模式一直没有在中国出现。过去几年,无数企业和产品填补了空白,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安卓生态系统。对于安卓手机厂商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海外市场扩张,他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谷歌始终是安卓的真正掌控者。  而这一次,华为和谷歌停止了合作。虽然华为官方表示不会影响中国市场的用户,但华为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智能手机市场将面临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