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人工智能:从经典计算机到量子计算机,弱人工智能进军强人工智能时代?

时间:2023-03-16 14:41:42 科技观察

人工智能(简称AI),通常是指通过普通的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计算机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决定了人工智能的上限。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它代表了人类使用的经典计算机。当它过渡到量子计算机时,强人工智能时代将真正到来。强(AI)与弱(AI)最大的区别:认为强人工智能(strongAI)很可能创造出能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人,而这种机器人是有感知力和自我意识的。像人一样的意识、思考和学习。弱人工智能(weakAI)就是说这些机器看起来是智能的,像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前台的迎宾机器人,可以引导,也可以进行语音交互,这是最初级的智能。未来要实现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以计算机为技术基础。唯一的出路就是突破经典计算机的界限,进入量子科学领域,以量子计算机为底层技术基础,推进到强人工智能时代。那么,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说强人工智能对应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呢?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机制是一种不确定的概率论,就像人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却仍然做出各种决定。经典计算机的运行是确定性结果论,就像流水线上的生产设备,100%按照固定的程序工作,一目了然。另外,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大,可以将几十万年的计算时间缩短到几秒钟,计算速度也是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的数百亿倍。1、经典计算机迭代75年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这意味着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国家和人民紧密相连。目前,计算机发展到现在,已有将近75年的历史,属于第四代计算机。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中小型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大型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close。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是在1946年,计算机之父“图灵”为计算机的发明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使之成为可能。人类历史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这个2.4米高的庞然大物建成,就是所谓的电子管计算机。它的核心工作原理是最简单的加法运算,二进制,所有的整数都用0和1表示,运算代表电子元件的两种不同状态。换句话说,二极管具有“关”状态和“开”状态。用“off”代表0,用“on”代表1,是100%对错的运行机制。3、经典计算机的技术局限如今,计算机芯片的集成度不断提高,遵循着摩尔定律,就像我们的手机一样,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计算速度也越来越快。当手机无法做到更小时,当芯片达到最小的纳米级时,就会遇到瓶颈,逼近物理极限。那时,人们如何才能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呢?只有改变底层理论基础,进入量子世界,遵循另一套自然规律,运用量子特有的规律,不断提高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才能开辟新的局面。正如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解释宏观世界一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光电效应解释微观世界。经典计算机解释的是对与错的运行机制,而量子计算机则解释的是不确定性的概率运行机制。4.量子计算机理论:薛定谔的猫量子物理应用,有这样一个实验:盒子里有一只猫,里面放着少量的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会衰变并放出有毒气体。有腐烂的可能性。放射性物质有50%的概率会衰变并放出毒气,杀死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猫就活下来了。放射性物质会不会衰变,我们不知道,这是有概率的。同时,发生了两个不同的概率事件。只要时间流逝,就必然会有一个结果,“中毒”或者“活着”。人的生命状态也最接近“薛定谔的猫”理论。我们可以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会不会发生是一个概率事件。薛定谔的猫及其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机制也是如此。在同一时刻,量子开关可以处于开启状态,也可以处于关闭状态,通过随机概率的变化进行计算。在经典计算机中,在同一秒内,只有一种状态,off和on,二者选其一。就像人们经常使用“排除法”进行判断一样,经典计算机必须计算到最后才能得出结果并排除一个错误的答案。另一方面,量子计算机是用概率计算到某个节点,已经排除了一个错误的答案,所以计算速度一定很快。因此,量子计算机的计算机制更符合强人工智能(strongAI)的定义。它可以真正进行概率推理和判断,解决问题,像人一样思考,做出各种选择。目前,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由经典计算机组成,只能算是弱人工智能。与商用机器人行业一样,机器人的自动避障功能设置了避障的距离和范围。当障碍物进入范围时,避障功能启动。没有预测功能。五、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目前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也是各国的主要研究领域。国家层面,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第24次量子技术研究与应用前景集体会议。学习,其中就是科技创新,包括加快发展量子技术,进行战略规划和系统布局。未来,我们将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物联网时代,量子计算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作用不可估量。目前,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和信息的快速流动、传递和接收。未来,物联网时代,物与物之间的快速连接、识别和交互。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