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保护“舌尖上的安全”,区块链是怎么做到的?

时间:2023-03-16 12:52:53 科技观察

一日三餐少不了荤素。如果不清楚这些食材的来源,大家吃起来会不放心。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为每一种食品贴上“身份证”,追溯源头,保障我们“菜篮子”的安全。食品安全追溯使用了哪些技术?通常,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主要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哈希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锚定技术。1、分布式存储技术传统的食品溯源是将信息集中存储,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将数据信息打散成多个小块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中。这意味着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节点,分布的节点越多,区块链网络就越去中心化,网络信息就越安全。食品安全溯源平台应用区块链技术,将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信息分布在各个节点上。即使一个节点不工作,也不会阻碍其他节点的信息流通,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2、哈希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哈希算法也称为散列算法。通过一种方法,将信息的摘要或字符串计算成固定长度的哈希值,相当于一张身份证。哈希值是唯一的并且是单向的。给定的信息对应于一个唯一的哈希值。信息修改后,哈希值也会随之改变。此外,哈希值不可逆推导出存储的信息,保证信息不可篡改。哈希值存储在链上的区块中后,区块与区块相连,形成区块链。当前块包含前一个块的哈希值,下一个块包含前一个块的哈希值。确保食品流通信息可追溯。非对称加密使用两种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用于加密或验证签名,私钥用于解密或签名。两者相互对应。用公钥加密的数据只能用对应的私钥解密,用私钥签名的数据只能用公钥验证。利用这两类技术,不仅可以追溯食品来源,还可以对食品流通、交易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食品安全。3、密码锚定技术密码锚定技术是一种不可篡改的数字指纹,这些指纹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光码。加密锚可以嵌入到产品中并链接到区块链,以确保产品从出发到交付给消费者的真实性。超微型可信芯片的加密锚定技术形成加密锚智能标签,确保标签和追溯信息不可复制,实现食品流通全过程的温湿度监控。并且,该技术结合了区块链不可篡改和溯源的特点,实现了食品全方位的防伪溯源。区块链溯源食品安全优势传统食品安全溯源主要采用中心化存储技术,食品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在这种环境下,食品上下游参与者有时会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而篡改食品信息。在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下,食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全程监控,实现了食品信息的真实、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因此,区块链食品溯源技术打消了用户对食品安全的顾虑,解决了食品生产流通各环节参与者之间的信任问题。目前,北京市已应用冷链食品溯源平台累计备案40万余吨进口冷链食品,确保冷链食品的供应来源、物流信息、消费信息可追溯,让更多市民能够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