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虚商用户突破760万,占国内内存市场的0.6%,占中国整个存量市场的0.6%左右,而欧美国家的虚商用户规模仅占0.5左右业务启动第一年的股票市场百分比。不难看出,我国虚拟业务的发展速度一直处于较快水平。中低端用户是中流砥柱。实体渠道企业成为发展的主力军。我国的虚拟商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不可避免的是最先开发的用户大多是中低端用户,而这也是全球虚拟商业在最初发展时必然要经历的。的过程。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当手机转卖业务开展时,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在发展初期,全球虚拟运营商都经历过发展初期用户以低端用户为主的过程。其中有市场饱和,需要依靠价格来争夺市场发展,还有高端用户粘性大,不愿轻易更换手机号码和运营商的客观情况。不过,随着虚拟运营商的品牌和业务得到市场的认可,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善。从目前国内虚拟商务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发展虚拟商务用户的主力军是实体渠道企业,其用户数量占所有虚拟商务用户的51%,互联网企业占比36%。此外,国内虚拟企业用户地域发展不平衡。徐立东介绍,目前用户最多的三个省份是浙江、广东和江苏。批发价格仍是虚拟商户与三大运营商最大的分歧点目前,虚拟商户与运营商在合作过程中最大的分歧就是批发价格问题。一年来,工信部发展司和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做了大量协调工作,开展调研、召开会议等,帮助虚拟商家更好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分歧主要集中在资源批发模式和数据流量的价格水平上。为此,我们正在考虑通过采用全球移动转售业务通用的原则来制定合理的批发定价机制。未来基础运营商可能不仅会提供资源池,还会有一些灵活的转售模式,比如资源池加促销,发展用户多的虚拟商户可以获得更多的批发价优惠,可能让双方都找到a匹配点,下资源结算价。同时,基础运营商可以将虚拟商户作为自己的主要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对于重点合作伙伴,我们可以在资源置换和批发价格方面提供“一企一议”的模式。现阶段,我国基础运营商向所有虚拟商户提供的批发价格是统一、公开、透明的。从公开、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这让所有虚拟商家都获得了平等的发展条件,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由于每个虚拟业务开发的用户数量不同,ARPU不同,导致对基础运营商的贡献不同,统一定价对一些公司来说显得不公平。国外手机经销商在签订转售协议时,通常分别与各公司签订,转售价格保密,将核心合作伙伴与其他公司区分开来。融合将成为未来虚拟业务的常态。中国业务刚刚开展一年,虚拟业务更多集中在各种数据包的服务上。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虚拟业务应该逐渐捆绑业务,跨界融合。发展。虚拟业务的发展方向应与自身业务捆绑。如果有合作资源,虚拟业务也可以与其他合作伙伴的资源进行捆绑。通过资源整合和跨界整合,建立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如果只是套餐服务,那么后推出服务的运营商具有绝对优势,肯定会吸取之前的经验,通过用户规模优势弥补晚推出服务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