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打造物联网智能空间,除了硬件和网络架构,还需要了解什么?

时间:2023-03-15 23:14:08 科技观察

爱因斯坦看着天上的云彩,心思却在他正在进行的研究上。他想告诉贝索他的梦想,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我认为你的时间理论会成功,”贝索说。“要是行了,我们一起去钓鱼,然后你再给我解释,等你出名了,你就会记得是你第一个告诉我的。”——AlanLetterman《爱因斯坦的梦》《工作快结束了,主持人在家庭群里留言说有朋友要一起回家吃饭,接到通知后,全家人都开始带上自己的各就位,准备迎接主人和客人。烤箱开始待机,电磁炉进入烹饪模式,地毯告诉扫地机器人上次清扫时间是一周前,随后扫地机器人开始清扫客厅,扫地机器人走到沙发边,沙发说也需要打扫,大家正准备的时候,主人通知朋友不能一起吃饭了,我只好吃微波炉餐了自己,于是家里管家点了老板平时喜欢吃的外卖,同时通知全家人:晚餐取消!进入微波美食模式QQ》这个视频里的场景就是物联网的概念许多聪明人mes经常描述一个,在不久的将来,当所有的物体都可以与其他物体甚至与人进行交流时,生活的格局可能与现在不同。许多概念电影描绘了人与物联网之间的理想交互。一切交互顺畅,智能系统如期运行,人与智能系统自然交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系统的运行并不总是如预期的那样。***脚本表演偶尔会遇到系统故障或无法顺利接收到人的指令,而人不一定总能理解系统的所有运行机制,也不一定能将自己的需求准确地传达给智能系统。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人们在使用这些智能系统时会有什么样的期望或行为,进而设计出用户能够理解的系统行为。这项研究是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与台湾大学智能网络中心的合作,并发表在2018ACMCHI计算系统人为因素会议(CHI'18)上,通过九大物联网概念分析从视频中,一一提取几个人与物联网系统通信以及物联网彼此通信的方式,例如:“这个玩具检测孩子的命令,然后将命令传输给其他人机”;然后研究人员根据这些词的不同用途,将它们分为12类:运行状态、发送请求、触发特定功能、允许、拒绝、提醒、推荐、引导、提出问题、表达情绪、交换信息、社交.在与各种物联网系统打交道时,你会通过这12种交互方式了解它的概念模型(Conceptualmodel),进而更好地理解物联网背后的运作和功能。原来物联网要提供这些解释,让我们了解它的运行状态(Active)”想象一下,当你刚刚打开一台新买的电视机,遥控器按下电源键,却没有任何反应,你连续按了几次电视还是没反应,是电视坏了?还是按键坏了?接触不良?电视怎么了???”当一连串的疑问在脑海中冒出时,我们无从知晓智能电视才刚刚准备开机……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如果系统让用户知道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如开机、发送信号、搜索、监控等,告诉用户系统已经准备好执行指令即将接收到的,用户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系统当前处于哪个状态阶段,可以开始配合系统当前的运行阶段进行操作。是否接受了我们的请求(Approve)当用户给出向系统发出指令或提出请求,如按某个键或发送某个文件,系统会显示接收、识别成功、批准、确认等指令,让用户知道系统是否成功接受成功,是否会启动某项操作或处理某项信息。这些即时反馈可以让用户预测他们可能在下一步中看到的系统行为,然后为此做好准备。接下来就是自己操作了,比如看到人脸识别成功,就可以准备向系统发起下一次请求;当识别失败时,用户会调整自己的位置或灯光来帮助识别。这些系统反馈都可以帮助用户预测系??统行为。当它对我们说不(Reject)时,并不是我们发出的所有命令都会被系统接收和处理。当用户的请求或者系统中在线设备(物联网)的命令没有收到或者系统无法处理时,这时候人们需要的是一个“解释”,一个可以帮助他处理的解释后续的问题或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很多交往不也是这样吗?一方有解释,另一方知道调整的方向)。当人们在操作物联网时,他们需要知道他们的请求没有被处理。这时候物联网的设计可以试着告诉用户:“对不起,这个要求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对不起,电视做不到”。处理温度调节问题”等,让用户更好地了解整个物联网系统在传递和处理信息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进而帮助人们进行后续的处理方式。它如何为我们推荐合适的内容(Recommendation)当系统要为用户推荐合适的操作时,它可以模拟人们出谋划策或者互相讨论的方式来提出建议,让用户说了算,比如,当智能家居系统检测到主人的各种生理信息,判断出主人心情不好时,此时可以告诉主人:“你今天好像不太开心,根据我的情况了解你,也许你可以让我为你播放WORLDORDER歌曲?”让用户决定玩不玩。物联网如何告诉我们它遇到了什么问题(Showproblems)当系统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报错信息对工程师调试很重要,对用户来说也很重要。这时候如果能告诉用户系统目前遇到了一些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用户知道下一步应该如何解决问题。而如何呈现错误信息也是一道需要设计介入的大学问。除了用大白话显示,还可以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方式传达错误信息,比如在屏幕上显示微闭的眼睛,配上微弱的呼吸灯,让用户知道系统电量不足,正在是时候给它充电了。它们如何相互交换信息(Exchangeinformation)物联网系统涉及到不同物联网之间的信息传递,比如门把手将主人家的信息传递给电视,电视告诉沙发温度和柔软度会同步调整。这些不同的物联网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也需要对用户可见,让用户知道系统是如何相互协调完成任务的。交换信息、协商、接收、同步、传输和更新信息是系统的一些常见信息交换行为。设计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可视化或交互设计方式让用户了解这些物联网的通信。它还可以和我们建立关系(Socialize)嗨,早上好,欢迎回家,谢谢,我看到你在看着我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社交时出现的行为。当人类与物联网系统交互时,设计者也可以在系统上设计这些具有社交功能的语言,以促进人们与系统交互的参与度。作为用户的你:看完这篇介绍,下次购买智能家居相关的物联网服务时,不妨将这些互动指南作为试用期间的选择标准之一,慎重选择能够提供物联网服务的“清楚地解释”并与您“良好沟通”。作为设计者和开发者的你:通过这篇介绍,物联网如何提供不同的“解释”词汇设计,让用户更加了解物联网系统背后的运作。这些解释性词汇设计不仅可以让用户更多地与系统进行交互,还可以展示这些物联网在整个系统中的自主性和系统执行特定行为的目的。当用户能够理解物联网系统运行的目的时,就可以与系统进行更顺畅的交互。“交流”。随着软硬件技术的进步,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工厂、智能办公、智慧城市等各种应用场景,都有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参与。系统设计者下一步,我们还可以思考如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定制化设计这些解释性词汇,帮助不同场景下的用户与物联网生态有更好的交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