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互联网圈谁年入百万?报道有真相

时间:2023-03-15 21:11:50 科技观察

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比特(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硕士毕业5年后,总包130万,什么水平?8级工厂50W总承包是什么水平?在某厂3年,p7总包120,拿了一个香港总包。Offer170W是什么水平?坐标某厂,90岁,女,3-1总包70-80w是什么水平?“什么水平”是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用户的共同口头禅。主要出现在一些与进入和推广相关的讨论中。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大厂的精英们,都会低调地公开自己的收入待遇,以此来确认自己的职业阶梯达到了哪一层,顺便确认一下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有时,当你加入一家新公司或获得加薪时,这甚至有点像一种仪式。工作三五年,年薪百万,网络上的创富神话让人不安。有人说,看到“什么水平”等关键词的讨论要慎重,因为看了之后,往往会怀疑自己的水平。有人说脉脉可能聚集了中国互联网圈最赚钱的人,让你时刻知道自己还需要更加努力。金融、通讯、能源、金领人才较多,但网络赚钱能力强。放眼望去,似乎到处都是年薪百万的精英。朋友圈里,自拍、美食、孩子、猫狗,在脉脉上,每个人的社交货币都变成了职位、薪水、项目。“有的用户说脉脉就像名利场,但更准确的说法是机会场。”脉脉招聘服务相关负责人对量子位表示,“其实有一小部分人是有炫耀心态的,用人单位需要尊重求职者,做好背景调查,求职者也需要做背景调查。”用人单位方面,中高端人才在找工作时往往非常谨慎,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更多信息。”或许是因为互联网达人更善于利用??职场社交平台立人谋发展,所以曝光率更高。不过,根据脉脉数据研究最新发布的《中国高端人才透视2020》(以下简称“报告”)研究所2020年8月2日,高端人才占比最大的行业其实并不是互联网。报告显示,从高薪人才占行业整体人才的比例来看,排名靠前的是互联网。三是金融、通信电子、能源电力行业,其次是商业服务和IT互联网行业。本报告采用综合测算的方法定义金领人才,通过对人才收入、职位、学历、工作单位等方面的分析,汇集高端人才库进行分析,简而言之,报告重点关注那些最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的金领人才的现状。许庆林是一家猎头公司的创始人兼CEO,与众多金融投资领域的高端人才有着深厚的人脉。他多年的经验表明,在金融、互联网、人工智能、房地产等“当前或当前热门行业”,10年内成为百万年薪人才的概率更大,实现是比较快的。据他介绍,一线投行或投资公司、顶级咨询公司,如MBB(麦肯锡咨询、贝恩咨询、波士顿咨询),外资律师事务所,主要是美资律所,年薪可达百万。大约5年。也有可能在12-15年内实现。许庆林打交道的百万年薪高端人才,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他们往往非常聪明,而且都毕业于名牌大学。熬到凌晨是家常便饭,难得放假。个人的精神、体力和精神力,再加上行业机会,是通往金领之路的先决条件。新近发布的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也可以印证高端人才的行业分布。榜单前十的公司均为金融保险、电信运营商、基础设施能源相关公司。这些领域的企业在争夺“高端人才基地”方面仍有优势。互联网公司的赚钱能力确实可以用“出类拔萃”来形容。编辑部文章指出,从盈利能力来看,前10名最赚钱的上市公司仍然是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和腾讯控股有限公司,除了几家主要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这十家企业去年的利润总额约为1.7万亿元,接近所有上榜企业利润总额的40%。有了如此高的盈利能力,互联网行业的高薪人才数量快速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杭州市金领人才硕士、博士学历占比领先报告对高端金领人才学术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教育结构上看,越是一线城市,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金领数量越多,职业机会的分配也使得高学历人才更容易成为金领。杭州这座明星城市在报告中再次取得优异成绩。金领人才硕士、博士占比已经略高于深圳。近年来,杭州大力吸引人才。麦麦数据研究院2020年初的《人才流动与迁徙2020》报告显示,杭州已进入人才流入的第一阵营,人才供需两旺,吸引力已超越广州。哪个行业的金领人才学历最高?报告显示,IT互联网行业金领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遥遥领先。程序员群体的“含金量”第一。人工智能研发人才供不应求,成金领。除了选对行业和城市,定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报告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分析了各岗位百万年薪人才占比。互联网行业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年薪百万的人才最多的岗位自然是研发岗位。尤其是AI等前沿领域的核心研发人才,只要肯努力,年薪百万不是难事。报告显示,在当前就业压力下,人工智能等领域核心技术人才供给依然供不应求,招聘需求一路攀升。2020年7月,人工智能核心研发人才岗位供求比(岗位数:应聘人数)达到1.6:1。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程序员不必太担心所谓的“35岁天花板”。报告显示,与各行业的金领人才相比,互联网行业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比例并不低。相反,汽车行业的年轻金领比例最高。CSDN创始人蒋涛认为:“在中国,人们认为35岁就应该把技术岗位转为管理岗位或业务,这是因为技术在他的公司并没有真正关键的价值和作用。”对于一个技术驱动的公司来说,不断更换新员工并不是什么好事,技术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应该鼓励这些技术人员提高,越来越多。姜涛也坦言,专攻顶尖技术的人还是少部分,技术人才需要有更广泛的适应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另外,对于想创业的程序员来说,积累营销和销售经验很重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团队,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磨练自己的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年薪百万的产品经理可能会有更多的年龄焦虑比起程序员,相对于备受关注的程序员,互联网行业产品岗位的年龄焦虑其实更为严重。100万落后于销售岗位Jason,为阿里巴巴、网易等大公司提供猎头服务,主要做产品岗位。说互联网行业年薪百万的高端人才,过去公司背景都非常好。他们都有领先的互联网公司背景,具有丰富的团队带队经验。好的。而且,这些人往往守时、谦虚,猎头在与他们打交道时更容易产生相互尊重的感觉。Jason认为产品定位比较特殊。这个职位有点青春饭,尤其是在现在的泛娱乐圈。基本上很多公司想要产品,期待更多的90后,因为他们更懂用户。杰森聊过的百万年薪候选人,年龄普遍在30-34岁之间。他还认识了一个有3年工作经验的产品经理。因为出身优秀,拿到了80万的年薪。“33岁以后,如果不是那种大咖,我觉得会更难,更容易被内部淘汰。”年薪百万如何铺路?身体、能力、运气缺一不可“我之所以能年入百万,是因为我为公司创造了数百万、数千万的价值。我之所以能创造那么大的价值,是因为身体、能力和运气。”运气是不可或缺的,不是99%的人都比不上能力,就是99%的人都比不上运气。”许庆林说,“在所有这些人的背后,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聪明、客观、勤奋、对生活充满热情。”而且,越是高端人才,跳槽越谨慎。杰森表示,他们对职业机会的细节有了更好的了解。平台、期权、融资信息和融资机构、团队、创始人背景等,都会仔细了解。这不难理解为什么后疫情时期的HR们把中高端人才的获取作为工作中最大的挑战,这比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要困难得多。中高端人才的求职过程,更多的是建立信任的过程。年薪百万的人才,已经不可能通过和老板谈或多投简历就成功跳槽。“先诚实守信,再谈发展配套。”脉脉联合创始人兼招聘业务负责人王倩表示,“很多猎头和HR会用脉脉来勾搭中高端候选人,也是因为这样的社交场景。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彼此更加立体的职场形象,也可以互动建立关系,让这样的人才触达、获得,会更加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