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到可穿戴设备 - 这种技术发展趋势的转变在 2016 年显示技术协会暨展览会上变得显而易见。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超低功耗反射式液晶模组已快速投入量产。
显示周边组件也在加速支持可穿戴设备。
例如,为了匹配可反复弯曲的有机EL显示器,开发了可弯曲电池。
考虑到超低功耗和高图像质量,Japan Display今年开始量产超低功耗反射式液晶模块。
该公司采用低功率反射型,无背光源。
为了进一步降低功耗,它还采用了“MIP(Memory in Pixel)”技术,利用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将图像信息保留在嵌入像素的存储器中。
显示静态图片时几乎不消耗电力,延长了可穿戴终端的使用时间。
针对反射型液晶的图像质量问题,该公司通过使用新开发的光源提高了亮度和可视性我们通过追求以下三点成功实现了量产:(1)不刺眼,看起来像纸;(3)无虹斑。
图1:超低功耗反射式液晶模组消除了反射电极表面细微的凸出导致反射式液晶画质劣化的现象,同时为了使液晶看起来像纸雪白,该公司还使用了新开发的光散射层,在弯曲10,000次后仍能保持其特性,以匹配可反复弯曲的有机EL显示器。
日本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正在开发一种可弯曲电池。
公司研发的电池与一般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基本相同。
通过堆叠6至12层,可以扩大电池容量。
当电池弯曲变形时出现的问题是外周和内周之间的位移差。
为了吸收位移差异,外部使用压花材料。
半导体能源研究院没有透露细节。
除了外壳之外,电极部分似乎也得到了改进。
经过10,000次弯曲测试后仍能保持特性。
图 2:经过 10,000 次弯曲测试后仍保持特性。
半导体能源研究所研发出可弯曲的锂离子电池(a)。
(b) 该图显示了进行0次(黑色)、1次(紫色)、1次(绿色)、2次(黄色)和10,000次(红色)弯曲测试后检测到的特性。
(图片:来自半导体能源研究所的信息)为了实现面积为60mm x 75mm的mAh左右的电池容量,LiFePO4这种相对安全的正极活性材料需要堆叠10层厚度为3mm,LiCoO2需要叠6层,厚度为2.1mm。
该公司试产的最大层数为12层,容量为mAh。
然后,通过对曲率半径为40mm至40mm的电池反复进行弯曲实验来评价特性。
只要有需求,公司还会将曲率半径做到25毫米,以便可以佩戴在女性手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