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三块钱“VR眼镜”亮相深圳,吸引国外顾客购买

时间:2024-05-22 18:33:15 科技赋能

深圳与硅谷前所未有的环环相扣,这次是VR产品。

尽管很多人仍然不看好VR的发展,但无论是硅谷的巨头公司,还是深圳华强北里的电子商店,VR电子产品似乎已经开始渗透市场。

近日,外媒的报道引起了公众对华强北VR产品的好奇。

报道提到,深圳一家零售商的数据显示,VR手机盒子的零售量每天可以达到1000台,分发到渠道的数量每天可以达到10000台,其中包括许多来自韩国和日本的买家。

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华强北不少门店都在销售VR产品,要么是代销,要么是自己生产销售。

一家名为“易智科技”的VR商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移动VR盒子的商品价格可以低至24元,这意味着三四块钱就可以完成交易,而且最小批量为三十。

“生意还不错,但有些产品型号需要提前预订。

”销售人员说。

在华强北通信市场经济大厦二楼,一上电梯,就能看到很多卖VR电子消费产品的商店。

这些店铺的面积只有几平方米,但围观的买家却不少。

从类型上来说,大部分商家都是卖移动VR,就是把手机插入VR盒子里直接观看。

盒子由纸质隔板和一对镜片组成。

在华强北赛迪通讯市场,记者看到,不少VR盒子的零售价仅为10美元左右。

如果采购量大的话,议价的空间就很大。

在这些商店中,零售店员旁边会有一个计算器。

如果他觉得价格太贵,他会立即压出“可议价”的价格。

在介绍产品功能时,店员通常会拿着手机,打开一些带有“VR或3D视频资源”的视频网站,然后将手机放入盒子中进行演示。

在其他批发市场,记者也看到了一些与电脑连接的VR产品,例如AntVR(蚂蚁VR)或Deepoon E2(大鹏)。

类似规格的价格只要几百元,但店员似乎没有掌握操作方法。

没那么熟练。

“现在VR的订单量很大,华强北很多地方都在拿我们的货。

赛格通讯市场二楼一家名为“龙客色”的店面店员告诉记者,他的“虚拟魔镜”是“授权”产品,但在具体技术方面,对方坦言主要是至于芯片功能,对方表示只会搭载更先进的VR产品,但华强北进入低端时代后并没有做出很多产品。

成本构成方面,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虽然VR产品尚未迎来市场真正的爆发期,但在深圳和华强北,低端移动VR产品似乎还有普及的潜力。

可以预见的未来,一定会出现大量优质的VR应用,让亿万用户用得起移动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