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中,最受欢迎的是智能手环。
国际研究和咨询机构Gartner表示,用于健身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6万台,低于2018年的7万台。
销售数字暂时下降的原因是可穿戴健身监视器之间的功能重复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然而,由于相关产品的设计和款式众多,以及成本更低的显示器的出现,智能腕带等健身监测器的销量和市场规模将会反弹。
Gartner研究总监Angela McIntyre表示:“健身可穿戴设备用于追踪健康状态,与健身活动密切相关。
未来,消费者可以将大多数可穿戴设备的数据整合到单一账户中,并使用认知计算(Cognizant)高通、苹果的 HealthKit、谷歌的 Google Fit、三星的 S.A.M.I.、微软、耐克和英特尔等公司都投资推动可穿戴健身监测技术的创新,并为日益庞大的数据构建基础设施。
健康健身相关数据。
“用于健身的可穿戴设备主要分为五类,其中包括智能手表。
腕带、运动手表、其他健身监测器、胸带心率监测器和智能服装。
运动手表和胸带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产品。
相比之下,智能腕带在2016年Jawbone Up推出后才开始流行。
不过,Gartner认为,逐渐离开测试阶段的智能服装(智能服装)未来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目前市场上有针对职业运动员和教练员推出的智能衬衫(智能衬衫)。
智能服装年出货量预计为10万件,预计年内将增至2万件(参见下表)。
~2020年全球可穿戴电子健身设备出货量预估(单位:百万件)(来源:Gartner,2020年10月)目前,最受欢迎的设备类型仍然是智能手环等健身监测器。
麦金泰尔接着指出:“零售价超过美元的智能手表通常具有活动跟踪功能,并像智能腕带产品一样配备加速计和陀螺仪。
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的区别在于,智能手表必须能够显示时间。
,而且还具有面向通信的用户界面。
不过,有些智能手环还具有显示和发送短信的功能。
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功能重叠的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Gartner进一步预测,到2020年,智能腕带等健身监测产品中,25%将通过零售渠道以外的渠道销售。
在此期间,越来越多的智能手环等健身监测仪将通过渠道销售。
这些服务将通过健身房、健身器材供应商、保险提供商、减肥诊所或雇主提供,有时以补贴价格甚至完全免费,这些公司将逐渐成为设备制造商这一新分销渠道的一部分。
这一增长还归因于用于访问控制的员工身份证或身份识别手环已开始集成健身监视器。
B2C 公司正在将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与反馈程序或游戏联系起来,以保持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