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耳机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除了原来老牌的耳机厂商之外,手机厂商也在力推耳机。
小米Circle Iron和魅族HD50无论是在口碑还是价格上都难以匹敌。
消费者拒绝了。
上个月,一加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推出了三款产品:一加X、一加X陶瓷版、一加金耳朵。
这三款产品都注重高品质。
OnePlus 无与伦比的外观手感令人难忘。
不得不说,一加金耳朵的造型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
与市面上太多外形雷同、无法给人留下任何印象的耳机相比,一加金耳朵极具视觉辨识度。
其独创的设计感和工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据称,一加金耳朵项目于今年11月正式启动。
立项之初,刘作虎对金耳朵的外观要求非常高。
前期,一加金耳朵设计师和多家供应商提供的ID设计被拒绝。
3个月时间,制作了30多个不同版本,但无一例外都被拒绝。
最后我终于找到了管风琴金属结构的独特外观,却遇到了新的问题:两根金属管太重,长时间佩戴太累。
所以双金属管被挖空,以减轻耳机的重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加金耳朵的双金属管虽然原本是镂空的,以减轻重量,但却对音质有很大帮助。
这两根金属管被镂空后,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成为多个音室的一部分。
此前,双管的接线是用胶水密封的。
后来,皮特聘请了一位声学专家,扩大了双管与后腔体连接处的直径,让腔体像扬声器一样延伸,从而提高了低音的数量和质量。
有了很大的改进,聆听体验更好。
一加已经为这项双阻尼技术申请了专利。
耳机的低音主要是通过腔体调试产生的,可以让低频耦合,所以低音更好。
这一设计成为一加金耳朵最独特的部分。
但由于双管中空工艺难度较大,该工艺此前从未在业内使用过。
一加在3-4个月内走访了多家厂商,无数样张都不尽如人意。
就连声学专家也告诉 Pete He 说,如果工艺达不到标准,该项目可能会被放弃。
但最终,一加找到了一家为瑞士手表加工精密零件的供应商,制作出了现在的一加金耳朵。
设计实用,配置高端,品质真正不妥协。
据官方介绍,一加金耳朵采用顶级PEI振膜,并且采用更轻更薄的PEI振膜,更具张力和韧性。
减少失真,避免因多次振动而变形,带来更好的音质表现。
日本进口的铜包铝线圈更轻,瞬态响应更快,高频解析力更好,让一加金耳朵的声音表现更加出色。
与市场上廉价且容易找到的9mm单元相比,一加金耳朵采用了昂贵且罕见的11mm大腔体。
我们知道大型单位需要更多空间。
便携式耳机单元的尺寸受到ID设计的限制。
9mm单位在行业内比较常见,是应用广泛的常见型号。
它很容易购买而且非常便宜。
然而,本着不屈服的精神,一加向成本更高的大机发起了挑战。
11mm大单元对振膜驱动控制更好,音域更宽,带宽更宽,延伸更广,音质表现更好。
更稳定、更优秀。
由于大型单元对耳机的调音要求较高,一加还专门邀请了来自美国的声学专家参与一加金耳朵的调音。
OnePlus金耳朵拥有独特的三重音腔(前腔、后腔、风琴腔)。
双管镂空,不仅不影响美观,还减轻了耳机的重量。
风琴腔(双音柱)增强音腔。
容量增大了声音空间,起到导管的作用,增加了声音的厚度。
低音耦合得更好,一加为此申请了专利。
OnePlus金耳朵采用dB高灵敏度设计。
灵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机越容易发声,也越容易驱动。
因此,它在手机和MP3播放器上可以得到很好的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一加金耳朵采用了编织线材,减少了听诊器效应,相当实用贴心。
音质表现有点出乎意料。
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发烧友在日常使用中,为了方便,经常会用手机听MP3。
那些比较挑剔的人也会听无损格式。
音源往往不适合发烧,所以不能使用耳机。
太认真地对待它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但这副一加金耳机只用手机作为音源,塞到耳朵里时,声音却出乎意料的“明亮”,中低音更加突出。
常规听曲目中,蔡琴以《渡口》开头的歌曲,左右鼓点清晰可辨,低频深沉、厚实、饱满。
总体来说,三个频率比较均衡,但调音倾向是中低音音质更加突出。
得益于双金属管形成的多个音腔,听笔者最喜欢的张靓颖《画心2》时,背景配乐的混响、声场、人声清凉透亮,多个层次表现得相当不错。
低频、中频、高频都非常好。
听感清晰有辨识度,低频共鸣腔带来很强的临场感,中频响度适中,高频没有达到很高,但并不刺耳或刺耳,有轻微的刺耳感。
温暖。
一加的品质一直有保证,一加金耳朵成功延续了一加“不妥协”的精神。
无论是外观设计、工艺把控、还是音质表现,都是一款诚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