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音箱!被亚马逊垄断,其他玩家还能分得一杯羹吗?

时间:2024-05-22 17:54:16 科技赋能

智能音箱承载着各家科技公司对于智能家居的梦想。

由于亚马逊在2018年推出了智能音箱,加上其开放的语音态度,Amazon Echo意外走红,占领了美国大多数家庭的入口。

从生活助手到控制家里的其他智能设备。

如今,Amazon Alexa 技能已超过 45,000 种,而且无处不在。

国内外智能硬件厂商纷纷搭载或兼容亚马逊语音助手,引领语音技术时代。

国内外率先效仿这一模式的有谷歌和科大讯飞。

谷歌在年度I/O大会上推出了配备语音技术的Google Home。

国内方面,科大讯飞与京东联手推出叮咚智能音箱,苹果去年也加入了这一阵营。

亚马逊的垄断得益于美国的家居场景和强大的DIY能力。

智能相机、智能音箱等设备增长迅速。

由此,智能音箱进入了许多美国家庭,渗透率达到32%,亚马逊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

谷歌音箱增长迅速,今年一、二季度出货量增长了四到五倍。

智能音箱的持续激增,将美国家庭场景推入了语音控制时代。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报告指出,人们使用智能音箱的时间比手机等其他设备更长。

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选择使用智能音箱,而不是智能手机,约 30% 的人使用智能音箱而不是看电视。

与此同时,31%的用户使用语音助手来控制家里的其他设备。

只是亚马逊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垄断了美国智能音箱市场。

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的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最受欢迎的智能音箱仍然是亚马逊Echo,占比23%,占亚马逊所有品类的23%。

智能音箱使用率高达63%,只有一家公司。

其次是谷歌,占17%,苹果HomePod仅占4%。

作为高端智能音箱,HomePod 并没有以低价智能音箱产品抢占这一市场。

调查还显示,58%的用户表示家里有两个或更多智能音箱,但使用场景主要在客厅。

研究还发现,其他智能音箱品牌在美国也将有很大的机会。

当受访者被要求为他们的下一个智能音箱选择一个品牌时,54%的用户选择了亚马逊、谷歌或苹果,将近一半的市场留给了三星等商场。

美国队形成了三奇才的竞争格局。

美国智能音箱深受用户青睐。

这场战斗中,亚马逊占据先机,谷歌及时跟进。

Google Home 出货量呈现快速增长。

不过,苹果加入后,美国亚马逊、谷歌和苹果之间的霸权争夺也将异常激烈。

不过,消费者仍然关心苹果的HomePod是否还有机会。

在笔者看来,价格过高是苹果的硬伤,以后很难追赶。

如果它想在美国捕获更多家庭用户,就需要推出更便宜的HomePod。

此外,智能音箱今年将进入屏幕时代,其计算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这将进一步让音箱成为家庭的核心动力。

继亚马逊推出带屏幕的智能音箱后,谷歌现在也在跟进。

10月,谷歌在硬件专场发布会上推出了带屏智能音箱Google Home Hub,配备7英寸显示屏,实现与用户更好的智能家居交互和控制。

不过,随着苹果在全球拥有数十亿忠实的苹果粉丝,并且随着苹果智能家居HomeKit生态系统的日益完善,当更多的设备制造商加入这个生态系统时,HomePod的销量必然会被进一步激活。

如果能够推出廉价版智能音箱,降低用户购买门槛,那么苹果就可以向亚马逊和谷歌施压。

创业者还有机会吗?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中,亚马逊和谷歌已经形成双强局面,而有了苹果的参与,留给其他创新公司的机会并不多。

在中国,已经形成了数百箱之争。

这场战斗中,不仅有BAT巨头,还有众多创新企业。

然而,市场却被巨头占领。

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占据了大约一半的市场,其次是小米。

牢牢控制国内智能音箱市场。

然而在中国,利用搭载语音技术的智能音箱抢占智能家居的入口却并不像在美国那样成功。

国内众多玩家中,智能音箱被用来打造泛IOT生态系统,尽管大部分都支持对家庭设备的控制。

但还没有实现整个居住空间的智能化。

而在不温不火的智能音箱市场,由于科大讯飞、BAT、联想、华为等众多重量级玩家的参与,创新型初创企业的生存空间有限。

百盒大战之后,或许就像前些年的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一样,相关初创公司也会受到巨头的挤压,面临困境。

最终只剩下阿里巴巴、小米、百度等少数重量级玩家。

我一直相信,一个小小的智能音箱硬件承载着很多企业对于未来的梦想。

但随着我国智能家居普及率较低,智能音箱想要抢占家庭入口难度很大,尤其是在巨头加入之后。

一些初创公司不应该将智能音箱视为家庭的入口来想象未来。

由于入口的争夺,几大巨头最终将收获智能家居场景的红利。

最后,未来几年,智能家居规模将成长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物联网资深专家杨建勇指出,作为消费物联网领域最大的市场之一,科技巨头都想分一杯羹,尤其是行业内。

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亚马逊的骄人业绩。

在亚马逊的带动下,行业呈现出连锁反应。

小小的智能硬件已经演变成了巨头争霸的主战场,各种智能音箱密集推出。

尤其是在中国,纷纷跟进,一些初创公司甚至自诩是中国版亚马逊。

然而,在这股热潮下,或许智能手表的命运将是众多创新企业的命运,最终成为沙滩上的鱼,集体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