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4日,对于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流医院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当天,医院正式通过HIMSS EMRAM(紧急住院)6级现场审查。
通过此次评审,是垂杨柳医院迈向现代化医院的关键一步!普华和成作为垂杨柳医院信息技术供应商,深耕医药信息领域十余年。
普华合诚研发的处方预审系统,通过深度挖掘基础药学数据,结合医院合理用药需求,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医院信息审核。
目前,普华和成的处方预审系统已在多家三级医院应用。
普华合诚处方审核系统——实现医生开处方、患者服药时的智能纠错。
每个去过医院的人都熟悉这个过程。
医生每天要面对很多病人。
如果医生在忙碌中出错,开出的处方不合理怎么办?垂杨流医院解决了这个问题!医生的处方经过系统和药师审核后即可开具——医院开创性实施处方前审核工作!普华合诚处方审核系统,即医生开出处方后,首先会经过智能系统审核。
如果有任何疑问,药剂师也会对处方进行人工审核。
经过层层把关后,方可交出处方。
到病人手中。
在医生处方阶段,同步实施系统审核、药师预审、用药安全提醒、不良事件预警等关键步骤。
医生、药师遵守处方审核的“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走”。
处方通过率大幅提升,大幅降低医疗费用、缩短时间成本。
处方审核系统功能特点: 1、利用大数据手段,深挖医疗行业有价值信息,建立核心规则库,根据医院需求个性化配置规则。
2、人工智能进行处方预审核,即时实现语义识别、数据纠错、预警、全项目自动处方审核,显着提高处方通过率。
3、与医院信息系统深度集成,操作简单,实施快捷。
4、自动为患者生成用药指导、智能用药提醒等,延伸医院药房服务。
普华合诚医嘱审核系统——克服效率难题 自去年4月药品分开综合改革实施以来,医药行业也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药剂师不再只是“配药”。
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也需要药师的保障。
。
传统医疗模式下,住院患者用药医嘱审核面临三大难点:一是临床药师少,大量医嘱无法审核;其次,药师的审核能力和审核标准与主管临床药师、初级临床药师、普通药师不同。
医嘱审核难以实行统一标准;三是药师与医生直接沟通困难,无法在线干预,修改医嘱效率低。
医药人工智能可以克服审评效率的难题。
系统审核基于药学核心智库海量数据、0余条指令、10000条审核规则、100余条临床指南,建立了适合医院特点的用药知识库系统。
医生发出医嘱并遵循复查“交通规则”后,系统将进行智能复查,整个复查过程仅需0.2秒。
审评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了临床药学服务流程。
普华和成区域处方质控平台——帮助药品成本控制,处方审核和处方审核不止于此,对于管理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智能处方审核和审核结果,普华禾城北京全市区域处方质量控制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多家三级医院将评审结果作为科室和医生绩效考核的依据,并制定了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绩效考核标准。
系统的智能识别和处方审核效率不断提升。
2018年,处方识别率达到99%,每张处方审核时间仅需30毫秒。
对某地区(9家三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8家一级及以下医院)处方合格率分析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门急诊处方不合格率达到34.97% ,而且药品费用也不高。
这还不算多!利用区域合理用药质量管控平台,可以显着提高处方合格率,降低药品比例,有利于控制医保费用,让群众得到看得见的实惠。
作为专业的医药信息服务商,普华和成的产品包括面向医院的医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面向药店的药药宝零售药房配药服务系统、面向终端用户的安全用药卫士APP,同时也为各省市提供医疗服务。
行政机构提供区域处方质量控制服务,并为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提供审核和控费服务。
普华和诚与全国领先专科医院合作,制定儿童、妇科、肿瘤、老年科等专科药学服务信息化标准,提供符合HIMSS 7级及电子病历评级认证条件的药学信息化集成解决方案,并与国家卫生计生委配合处方审核监测网络项目和安全用药监测网络项目,配合实施医院管理局医院绩效考核处方审核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处方质量评价项目、中医药局中药处方审评项目、北京市医保智慧项目审评项目等,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