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2刚刚上市。
前不久,可穿戴行业因Jawbone停产而传出一波负面消息,尽管Jawbone后来辟谣并表示并未停产。
在这样的时间点上,我们对华米创始人兼CEO黄汪进行了专访,让他解读一下外界对于小米手环2、华米以及可穿戴设备的疑问。
小米手环2:还需要一个季度才会上市。
小米手环2刚刚发布。
很多人都觉得很难买到。
黄旺表示,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一个季度。
“在小米手环 2 推出之前,我们每个月的销量达到数万个。
小米手环2的需求量可能会更高,所以在看到它的几个月内,肯定会有(货)一出来就被抢购一空,而且至少还要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购买,”他说。
据黄旺介绍,小米手环2发货当天供货量超过10万台,并迅速售空。
此后,每天供应数以万计,但仍不够。
在产品方面,针对不少小米手环用户遇到的米粒莫名丢失的情况,华米在二代做出了相应的改进。
秘密就在于橡胶扣的材质。
以前是软橡胶制成的,现在增加了一圈硬橡胶。
这样,使用者需要将米粒从内侧放入胶套内,但佩戴后很难从外侧拔出。
黄旺表示,这个工艺制作难度较大,导致量产推迟了一个月。
大多数人认为手环的主要功能是计步和睡眠,但黄旺透露,他们从数据中发现,来电振动提醒最受欢迎。
超过50%的购买小米手环的用户特别喜欢这个功能,超过50%的购买小米手环的用户特别喜欢这个功能。
75%的人都用过这个功能,尤其是女孩。
对于大多数女孩和苹果用户来说,购买小米手环的首要原因是来电振动提醒。
目前尚无进军海外市场的具体计划。
当业界传出Jawbone停止生产腕带的传言时,黄汪曾表示,“运动腕带品类残酷洗牌的结果是我们和Fitbit赢了。
用不了多久,Fitbit肯定也要这么做。
” ” “冲走。
”目前,华米和Fitbit的主要市场是国内和海外。
想要占领Fitbit市场,华米必须主攻海外市场。
不过,黄汪表示,华米仍然专注于中国市场,但进入美国并没有太多障碍,无论是专利还是其他方面,但目前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华米目前拥有约1人团队。
黄旺表示,等产品足够成熟、人手足够多的时候,他就会“去美国”。
华米其实在美国硅谷有一个团队。
2018年12月华米宣布融资1万美元时,还宣布在硅谷开设办事处。
当务之急是吸引设计人才。
黄旺表示,这个美国办事处实际上会销售华米的一些产品,比如Amazfit,但华米一开始就不想专注于中低端产品。
对于进军海外市场的具体计划,黄汪表示,目前还在与小米团队讨论此事。
Amazfit:年内将发布医疗级产品。
Amazfit是华米自有品牌,专注时尚。
由于Amazfit手环销量的绝对数量并不算太高,官方数据并未公布,但黄汪表示,实际上京东和天猫的销量也跻身前5。
Tech Insider此前爆料称,Jawbone将推出医疗级可穿戴产品,而华米恰好也有同样的计划。
黄旺表示,今年内将推出自主品牌医疗级产品,并将通过CFDA认证。
关于这款产品的功能,他描述道,当手环检测到身体数据异常时,会通知用户去看医生,医生可以利用手环采集到的数据作为诊断时的参考。
“有了这个产品,像过劳死这样的事情就永远不会发生,”他说。
根据这些描述,雷锋网推测新产品应该会集成血氧传感器。
该智能手表即将上市。
华米研发这款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表已经18个月了。
黄旺表示,该产品很快就会上市。
这款手表基于Android。
黄旺聘请了Android Auto技术总监张雷,带领一支约50人的团队来开发ROM。
黄旺并没有透露这款手表的具体功能,但他表示,他曾向张小龙展示过,对方颇为认同。
对于做手表,黄旺认为,华米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云端分析手环用户的需求,还可以从微博、微信接收大量的用户反馈,从而可以添加用户喜欢的功能。
砍掉你最喜欢的功能。
对于业内流行的智能手表将取代手环的观点,黄旺坦言,两者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重叠,但两类产品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至少在价格、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上也有很大不同。
,所以它们会共存。
未来:下一个重要方向是医疗。
许多文章预测智能手环的消亡。
重要的一点是,智能手环的功能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也只有这几个功能。
对于这一观点,黄旺认为,可穿戴设备不应仅限于运动手环,还有很多可以发展的领域,比如医疗、时尚、与VR结合的产品等。
可穿戴运动手环将会成熟,基本会被华米和Fitbit所瓜分。
我们也会在时尚领域努力。
比如我们和李宁合作的智能鞋已经出货了7到800万双,这个领域今年可能有10到2000万双的市场;还有医疗领域门槛非常高,大家会比较谨慎,但我们也会很快进入。
黄旺说道。
对于智能手环和手表,黄旺认为,下一次迭代的重点将是医疗为主的功能,时尚方面也会受到重视,Apple Watch 2应该加入独立通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