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丽娜 在两会上,马化腾呼吁推出粤港澳人才绿卡制度。
在提出吸引更多高科技人才的提议后不久,一则招聘信息引起了智动智的关注——微信事业群有意招聘30名人工智能人才,要求具备以下任意领域的专业知识:语音、音频/图像、视频/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博士背景,论文被EI、SCI、国际会议成果ACM、IEEE等重要论文收录者优先;在AI领域有相关实践经验和实际产出者优先。
除了充斥着招聘要求的“学生”二字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精通以下任意领域:语音音频/图像视频/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方向” ”,如此广阔的AI布局不禁让人好奇,微信到底想做什么?事实上,早在今年12月,智喜喜就曾报道微信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微信宣布的人工智能矿场将成为腾讯BAT血战的最后王牌?),当时智喜喜从多方了解到的一个共同信息是,主要有两个核心团队在推动研发微信的新技术和新功能。
一是位于北京的研发团队,源自原腾讯研究院。
腾讯研究院解散后,部分人被并入微信部门。
外界的认知是,这是一个做“模式识别”研究的团队。
最初成立于2019年9月,现名为微信北京研发中心。
这个团队做的就是微信中的语音转文字、声纹识别、电视节目中的抖音等。
他们的研究方向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音合成、音频指纹、语义理解、数据挖掘等。
另一个核心团队很大程度上是腾讯所谓的“光研院”,也就是张小龙以前的腾讯邮箱开发团队。
据说规模有二三百人。
在大数据挖掘方面,这个团队将会更有潜力。
这份招聘信息除了注明是“腾讯微信事业群”外,并没有透露这些职位所属的具体研究部门。
工作地点还提供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美国等地工作的可能性。
微信现在是国内社交工具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其掌握的海量用户数据是除BAT外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
当人工智能技术轻轻潜入夜色时,也成为BAT等互联网巨头相互构筑防御围城的重要壁垒。
在这方面,相比百度和阿里巴巴,腾讯一直比较低调。
不过,从目前微信上发布的30名AI高级生的招聘信息来看,蛰伏一年多的微信“人工智能实验室”又准备再搞点新闻了。
另一方面,各大厂商纷纷开始招募AI人才,势必进一步点燃AI市场,吸引更多科研人员离开研究院,撸起袖子投身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