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The Information媒体报道,华为内部制定了一个代号为“达芬奇”的项目(Project Davinci),也称为作为“D计划”,达芬奇项目旨在将AI引入华为所有产品和服务,包括电信基站和云数据中心、智能手机、监控摄像头等设备。
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开发支持语音和图像的工具云中识别等应用的AI芯片均由华为半导体公司海思研发 会议协作平台的“痛点”就指向了AI芯片 在这个“5G+AI”的信息时代,企业智能终端成为了重要的一环。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企业智能终端的切入点成为各大巨头切入的迫切需求。
在智能会议协作场景应用方面,微软、谷歌相继推出智能会议平板Surface Hub、Jamboard,但尚未进入中国市场。
华为此次的“达芬奇计划”是基于谷歌的“TPU+谷歌云”制定的。
众所周知,国内智能会议软硬件协同产品解决方案中,芯片主要采用MStar和华为海思。
在即将到来的5G网络中,高性能AI芯片的缺乏成为智能会议协作平台的最大“痛点”。
达芬奇技术帮助第一代DavinciBoard实现规模化落地。
作为智能会议协作平台,达芬奇板又被称为“达芬奇智能会议平板”。
第一代解决方案均搭载MStar或华为海思芯片,但在底层加速和软硬件场景应用方面仍存在遗憾。
达芬奇板研发团队基于微软达芬奇技术(DaVinci?)DSP。
Net Framework开发平台,自主开发了“达芬奇软核”软件系统,方便第一代达芬奇iBoard的规模化实施。
达芬奇板的“达芬奇软核”软件系统的最佳性能和应用仍然基于底层芯片,即需要创建AI芯片支持的网络运行环境。
达芬奇研发团队有理由相信,华为的“达芬奇软核计划”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对达芬奇智能会议协作平台的应用引凤而来,并结出硕果。
达芬奇板人工智能升级 达芬奇秉承“为简单协作而设计”的理念,匠心设计打造新一代高效会议协作平台。
达芬奇板1.0系统集成了会议室外围硬件和软件,系统从单一的硬件产品转变为软硬件系统结合的高效会议协作平台。
DavinciBoard 2.0系统对白板书写、文档演示、屏幕共享协作三大会议场景的全部功能进行了升级和优化。
通过调用达芬奇底层加速技术,可实现无电磁白板、全通道。
注释模式下的书写笔粗细和笔边是竞品中性价比最好的系列产品。
此外,达芬奇Board即将在远程协作场景应用中推出异地“屏上写字”功能,并在下一步计划中增加人脸识别、云会议存储等功能和服务,为企业提供更智能、更轻松、更便捷的服务。
更便捷的服务。
高效的会议场景体验让办公智能、协作、高效成为可能,与华为“达芬奇计划”中的AI芯片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