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件珠宝既华丽又可以监测紫外线强度,会被女生抢购吗?在儿童挂件中植入定位功能符合很多妈妈的口味吗?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5月11日于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亚洲消费电子展(CESAsia)上发现,智能穿戴设备厂商开始向女性消费者发起猛烈“攻势”。
“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产品大多还是针对男性,针对女性设计精良的产品并不多。
我们对设计感强、领先潮流的可穿戴产品非常感兴趣。
”可穿戴设备体验店中国可穿戴公司负责人沉磊在参观CES时告诉记者。
可穿戴设备需要时尚吗? 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消费电子学会主席彭少民博士告诉本报记者:“可穿戴设备的时尚性非常重要,有了这样的卖点,更多的消费者就会买单。
”只有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科技人员才能更好地收集用户反馈,从而改进消费电子产品的技术和设计,进一步推动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发展。
研究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是可能的。
让可穿戴设备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是智能硬件厂商面临的一大课题。
在今年的CESAsia上,《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看到了多款针对女性消费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在全球智能硬件科技公司Garmin的展位上,一款专为女性设计的智能手表Vivemove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这款手表外表看起来是一款非常时尚的石英表,但其内在“核心”是一款智能手表,具有追踪人体运动、生理数据等强大功能。
Vivemove不仅可以记录步数、距离、卡路里、睡眠等,还可以将日常活动数据同步到智能手机,还具有50米防水、久坐预警等功能。
“Garmin曾经是一家专注于户外使用、提供航空、导航定位服务的公司,现在进军可穿戴领域,足见该公司对这个市场的信心。
Vivomove设计感很强,能够触达Garmin认为的用户。
”以前没接触过。
”IEEE 会员 Stephen D. Dukes 告诉记者。
除了手表,CESAsia上的智能项链也引人注目。
以中兴通讯设计的iCharming系列为例。
美丽优雅的项链还具有计步功能,设计感很强的戒指可以用来拍照。
专注智能硬件近十年的翰林科技CEO陈月萌向记者透露了他们的计划。
该公司正在考虑与周大福合作,让传统珠宝富有科技感,比如定位功能。
“这个想法来源于周大福消费者购物时的需求。
比如,父母在挑选珠宝时,旁边的孩子可能不感兴趣,很容易迷路。
周大福希望为孩子们设计一款吊坠。
”当孩子离开、父母远离时,挂件上挂着的手机就会发出警告。
”陈月萌说。
然而,一些公司将珠宝设计视为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最大卖点。
Totwoo是一家新成立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首次参加CESAsia。
试戴该公司智能项链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本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totwoo与被誉为“珠宝诗人”的意大利设计师Marco Dal Maso合作,推出具有紫外线监测功能的智能项链和手环,更好地迎合爱美女性抵御紫外线的需求。
。
totwoo副总裁刘珊珊告诉本报:“当设计师Marco听说公司要设计一款智能珠宝时,非常兴奋。
他认为,在珠宝中加入可穿戴的智能功能将是珠宝行业的一大趋势。
” “在Marco看来,中国传统制作工艺与意大利珠宝工艺的完美结合。
时尚与智慧的“碰撞”。
智能设备制造商需要时尚行业的帮助,时尚品牌也需要依靠“智”来突围。
今年11月,主营时尚手表的Fossil集团以2.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智能穿戴品牌MisFit。
此次收购带来了时尚行业与智能可穿戴设备之间的“亲密接触”。
FossilGroup中国区董事总经理Annemiek Ballesty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与时尚的结合将使产品与众不同,更具吸引力。
准确地说,这将导致制造商瞄准不同的产品。
市场部门。
本届CESAsia上,时尚与智能的“碰撞”并不罕见。
施华洛世奇不仅与华为联合推出了镶嵌精美水钻的手表,还与MisFit合作设计了多款具有计步功能的珠宝。
此外,施华洛世奇也经常与Garmin、Totwoo合作。
就连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时尚偶像 Iris Apfel 也在与智能手环公司合作。
阿普菲尔今年已经 94 岁了。
这位老太太80岁才出道,成为时尚偶像。
近日,她与智能手环公司Wisewear推出了一款具有全球定位、计步器、卡路里计算器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环。
当手机接到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时,手环也会振动。
上周,继与爱马仕合作后,Apple Watch 将与 Coach 合作推出另一款表带,价格比爱马仕表带便宜很多。
尽管苹果在 Apple Watch 的外观上花了很多心思,但业界仍然持怀疑态度,认为去掉表带后所有 Apple Watch 功能都是一样的,因此认为苹果不是一家创新公司。
功能与外观的平衡目前是智能硬件厂商共同努力的方向。
“目前还没有人能说可穿戴设备有多有用。
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一切。
但一款好的可穿戴设备与美观、实用性、技术、用户界面和电池存储密不可分。
”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首席经济学家Shawn Dubravac告诉本报记者。
陈月萌告诉记者:“珠宝智能穿戴设备并不是一个大众市场,它是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只针对某一类需求的人群。
” MisFit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刘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将分为三个不同的细分领域:专业、时尚、运动和健康。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几年都在谈论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肯定是可穿戴智能。
”显然,智能硬件设备的传感技术不再是可穿戴产品发展的障碍。
厂商之间的竞争更多地集中在设计和美观上。
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增加用户粘性。
。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金银珠宝零售总额从2017年的1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3.5%。
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珠宝消费国。
市场;另一方面,易观智库预测,到2020年,可穿戴设备规模有望达到1亿元,增长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