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国际巨头纷纷关注可穿戴设备,中国企业如何利用这一优势?

时间:2024-05-22 16:36:44 科技赋能

自去年9月Apple Watch智能手表亮相以来,外界的关注度一直很高。

Apple Watch会引爆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吗?作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中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前景如何?面对国际科技巨头在该领域的不断加大力度,中国厂商该如何应对?根据埃森哲最新发布的《在互联新世界与数字消费者互动》报告,可穿戴设备短期内仍需克服各种使用问题,但未来五年前景十分可观,中国最有可能引领未来市场可穿戴设备的浪潮。

  前景——未来可穿戴设备的试验场。

可穿戴设备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多种产品形态。

埃森哲对智能手表、可穿戴健身监测器和可穿戴健康设备三类产品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现,虽然受访者未来12个月对可穿戴设备的购买意愿较为平淡,但未来五年的购买意愿却相当强烈。

例如,只有 12% 的消费者打算在未来 12 个月内购买可穿戴健身监视器;未来五年内,40%的人计划购买此类产品。

只有 12% 的消费者计划在明年购买智能手表,但 41% 的消费者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购买该设备。

在中国,未来五年计划购买智能手表、可穿戴健身监测器等可穿戴健康设备的人群比例分别为73%、67%和65%,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此外,年轻受访者更有可能拥有可穿戴设备。

从全球受访者来看,14-17岁年龄段的人有20%拥有智能手表,18-34岁年龄段的人有9%,35-54岁年龄段的人有5%,而55岁以上的人中只有55%拥有智能手表。

手表。

2%。

我们发现中国可穿戴设备拥有量的比例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过去,如果高科技公司想要推出新技术产品,美国和日本的消费者通常是最先尝试的。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日益成为全球新技术产品的试验场。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大多数35岁以下的年轻人受过良好教育,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他们有能力、有意愿选择最具创新性的新产品。

问题——体验需要改进。

尽管2018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强劲,但其功能丰富度和用户体验却不尽如人意。

根据埃森哲报告,全球 83% 的消费者在使用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新型智能设备时遇到了挑战。

在中国,这个数字高达99%。

中国消费者最常遇到的问题是:“设置无法正常进行”、“太复杂难用”、“不美观”。

此外,大多数消费者在使用智能设备时都担心自己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在全球范围内,只有 46% 的消费者认为他们的在线个人数据受到保护。

中国消费者对个人数据安全的信任度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达到54%。

这表明,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安全问题更有信心,智能设备及相关服务在中国市场具有更大潜力;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制造商也在为消费者提供数字体验方面与国际公司竞争。

一流制造商之间存在差距,企业应该做出根本性的战略变革,专注于打造产品整体性的独特数字体验。

对策——创新驱动品牌体验 埃森哲调查发现,影响消费者购买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决策的最大因素是品牌。

华为、小米等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分别位居最受欢迎品牌第三位和第四位。

然而,在我们调查的其他23个国家中,中国品牌未能进入前五名,而苹果在每个地区的调查结果中均排名前两名。

品牌建设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创新正是品牌的助推器。

过去,低价策略能够赢得市场,但在市场充分竞争的今天,人们开始看重创新和品牌价值。

单纯通过快速模仿和低价进入市场并不能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要想真正成为市场领导者,就必须在数字化体验上进行创新,不能过于依赖低成本策略。

首先,创造良好的体验不仅需要完美的产品,还需要良好的服务。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势必带来大量的数据。

完善用户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提供适合用户特征的个性化服务至关重要。

中国企业可以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从单纯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解决方案为中心。

其次,可穿戴产品要注重外观设计。

我们的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特别注重新型智能产品的美观。

25%的中国消费者抱怨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不美观,高于17%的全球水平。

最后,受到用户信任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我们发现,“值得信赖的品牌”是中国消费者在考虑购买智能产品时第二重要的考虑标准,仅次于“产品特性和功能”。

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将有助于品牌吸引并留住更多客户。

一旦建立信任,消费者将愿意分享更多数据,这也将有助于品牌提供新产品和服务,并获得更多进入价值链的机会。

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