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穿戴领域,随着英特尔、Jawbone等的离开,可穿戴设备再次受到质疑,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小米、苹果、Fitbit等巨头的关注。
更准确地说,可穿戴设备才刚刚进入下半场,那么在这个修罗场上谁能笑到最后呢? IDC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万台,较去年同期的1万台增长17.9%。
小米一季度超越Fitbit,成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
苹果以微弱劣势排名第二,Fitbit 则滑落至市场第三。
小米手环目前出货量已超万只。
其制造商、同时也是小米生态链成员的华米科技CEO黄汪表示,四年前华米准备做手环时,并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挑战苹果和Fitbit的地位。
然而事实证明,小米做到了。
小米能够超越Fitbit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华米对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准确把握。
华米很快获得了市场认可,而Fitbit在中国的普及却举步维艰。
与此同时,Fitbit一季度市场份额的下降也可能是由于过度重视日益饱和的美国市场所致。
Fitbit的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定位与Apple Watch不同。
虽然即将推出智能手表,但难以抑制自身销量和市场的萎缩。
不过,正如IDC研究总监Llamas所言,Fitbit绝对不会被可穿戴市场淘汰。
仍然拥有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市场覆盖率,这为Fitbit进入新领域和市场占据了有利地位。
苹果和小米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苹果在设计和功能上具有较大优势,而小米的性价比早已与消费者融为一体。
不得不承认,小米手环自诞生以来就风靡一时,震惊了整个行业。
小米投资的生态链公司为小米在可穿戴领域的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华米等表现尤为出色。
华米表示,成为全球第一并不是华米的终点,在此基础上还会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比如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除了手环,华米还发布了智能手表、小米手表青春版、电动牙刷Oclean One等。
Fitbit或许正处于转型趋势之中,但目前来看,却给苹果和小米带来了更大的机会。
苹果的千元售价带来了令人向往的高端产品,但也会让一般“平民”感到害怕。
同时,续航确实是它的短板。
如果苹果能够提高电池续航时间,那么未来将会取得巨大成功。
可以说他属于高端市场。
而小米则将继续以其亲民的价格牢牢占据大众市场。
在可穿戴领域,仅以苹果和小米为代表的两个市场将并行推进。
这样看来,对于整个可穿戴行业来说,也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