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京东最受欢迎的产品是什么?关键词往往可以体现用户对产品的关注程度。
从京东发布的数据战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米手环2在“3C热搜关键词TOP5”榜单中排名第一,远超华为、苹果、魅族等手机产品。
。
小米手环2的售价从1元到多元不等,但依然被抢购一空,预购用户数以万计,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从这一点来看,小米手环2无疑是成功的。
然而,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正在上演一出“冰与火之歌”。
可穿戴设备鼻祖Jawbone被传将停止智能手环业务,摩根大通也下调了Apple Watch 2的市场预期,可穿戴市场的未来已成谜;另一方面,小米手环的出货量持续上涨,突破1万台。
,使得小米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可穿戴设备制造商。
如今,小米手环2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火爆势头。
忽冷忽热的时期折射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也让我们思考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受到用户的青睐?小米手环2的功能提升和市场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智能手环和手表的界限变得模糊。
小米手环2与上一代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配备了OLED显示屏,并且可以查看时间。
这似乎打破了智能手环和手表之间的界限。
显然,在我们心目中,手表只要能显示时间就算是手表了。
小米并不是第一家为智能手环配备屏幕的公司。
华为荣耀手环零已经加入了显示屏,甚至做成了手表的形状。
此外,外媒在分析Jawbone的发展轨迹时认为,忽视消费者的声音、拒绝为其手环添加显示等功能是其衰落的原因之一。
对于智能手表来说,与智能手环最大的区别就是传感器功能比较单一。
以前的智能手环是没有显示屏的,但这也正是使得智能手环的长时间续航不成问题,而且成本也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
随着技术的突破,相信更多的智能手表功能将会被移植到手环上。
我们可以期待的是,未来会有更多的智能手环被加入到屏幕中,有一天我们可能已经无法区分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了。
趋势二:自力更生 摆脱手机也是显示屏带来的改变。
小米手环2与上一代的功能区别在于,它可以独立读取各种监测数据。
和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手环一样,上一代的小米手环必须通过手机APP来实现各种功能。
可穿戴产品一直无法绕过智能手机。
可穿戴产品必须通过蓝牙等传输方式与手机连接才能读取数据。
可穿戴设备更像是手机的附件,功能有限。
能量消耗、步数、睡眠时间、心率等指标都变得触手可及。
没有手机的可穿戴设备带来的各种改进是不言而喻的。
已经有更多独立于手机的可穿戴设备。
各种传闻证实Apple Watch 2将加入蜂窝通信技术,独立实现通话等功能。
最近发布的Ticwatch2手表和儿童手表可以与手机独立使用。
趋势三: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格局初具规模。
就目前的智能穿戴市场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上中下游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
零部件供应商稀缺、产能疲弱等因素导致产品供给不足,出货量远远低于市场需求。
小米手环2产能不足是必然的。
在此背景下,为突破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的发展壁垒,由OFweek中国高科技产业门户主办、OFweek可穿戴设备网承办的“中国可穿戴线上展”即将举办2020年7月22日至23日举行。
据悉,本届展会设有四个专题展区,分别是智能芯片及元器件展区、平台及解决方案/人机交互展区、智能穿戴及智能硬件产品展区、智能设备配件展区。
欧司朗、英飞凌、达联达控股、汇顶科技、艾微、联络互动等知名企业将参展,将汇聚全产业链不同领域更热、更新、更具创意的产品和技术,并将有效帮助可穿戴从业者评估情况。
更好地了解整个可穿戴产业链,充分展示产品,促进企业发展。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预测,今年年底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亿台,同比增长29.0%。
2020年之前,可穿戴设备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0.3%,每年将达到2亿台。
巨大的市场前景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厂商加入。
尝到好处的企业将继续成长,竞争也将加剧。
以后他们就很难进入了,行业格局就形成了。
可穿戴设备市场方兴未艾。
通过打造行业最强品牌的展示营,“中国可穿戴线上展”举办多场新品发布会、产品试用、每小时抽奖、真人现场秀等活动,还有《可穿戴产品与技术现状与未来趋势》、数项、《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现状及用户痛点解析》、《可穿戴设备电容式触控解决方案》等线上研讨会,将产业链的资源整合提升到了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