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应该有这些形态

时间:2024-05-22 15:31:13 科技赋能

曾几何时,智能手机是奢侈的配件,但现在几乎人人拥有;可穿戴设备作为后来者,成为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新技术。

相关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可穿戴设备市场价值增长超过3%,未来三年总价值将达到6亿美元,潜力巨大。

当然,也必须承认,很多可穿戴设备还没有找到关键方向,达到像智能手机那样不可或缺的地位。

那么,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应该采取什么形态呢?看一看。

1. 成为真正的可穿戴配件。

目前,许多用户对可穿戴设备不感兴趣。

主要原因是它们不够“实用”。

无论是智能手表还是运动手环,大多数都不够美观。

甚至一些名为“手环”、“项链”的智能设备看起来也不是很漂亮。

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中产阶级基本上对过于复杂和极客化的可穿戴设备不感兴趣。

因此,我们也看到一些科技公司正在努力增加可穿戴设备的“实用性”。

从Apple Watch、Moto等手表到Ringly戒指,更加生活化、时尚化的设计是大趋势。

2、更加多元化的健康监测和医疗辅助运动手环等设备已经可以告诉人们每天消耗了多少热量,运动时的心率,甚至未来还可以监测周围的空气质量。

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基于健康监测的可穿戴设备方向还比较狭窄,基本只聚焦于消费领域。

我们期待他们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

首先,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有潜力。

例如,众筹设备Khushi Necklace可以通过NFC芯片接收疫苗接种数据,以提高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认为,可穿戴设备在预防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通过持续监控并与医生同步数据,他们可以将患者的治疗成本降低 20%。

此外,可穿戴设备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情绪波动监测甚至癌症的早期预防等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3、形态更加多样化 目前,大多数可穿戴设备主要是佩戴在手腕上,这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随着新型传感器的不断完善,形态多样化已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大趋势。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集成肌电传感器纤维来监测肌肉运动的运动服,但仍然需要蓝牙发射器来传输数据。

西北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正在联合开发一个新的可穿戴项目。

该设备本身很柔软,可以像纹身一样附着在皮肤上。

它可以监测体温、血流量和皮肤湿度,并直接发送数据。

此外,Imprint Energy还开发了可3D打印的柔性电池组件,这对可穿戴设备的多样化也极为有利。

总结一下,智能手机的普及用了近10年的时间。

这个过程漫长而曲折。

但可穿戴市场可能不会那么纠结。

现有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技术的出现也比预期更快。

同时,由于其嵌入式形式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可穿戴设备更容易在世界市场上推广。

,有望真正从健康和医疗方面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