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利用AI识别提升城市轨道安全

时间:2024-05-22 15:16:23 科技赋能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今年11月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来自各国的政要、商界人士和参展商齐聚上海。

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诸光路站、2号线徐泾东站作为进博会期间的重要交通节点,承担着展商和观众的主要交通功能。

两站的安保工作已成为整个博览会安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分。

然而,此前上海地铁沿线的视频监控系统存在严重的智能痛点。

虽然各车站部署了大量高清摄像头进行安防监控,代替人工巡检,但监控系统无法自动识别和报警,导致安防人员难以及时发现多个监控点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监控。

肉眼。

为保障世博会期间轨道交通安全,进一步实现“最有序、最安全、最洁净”的城市公共治安环境总体定位和“人纯净、物洁净、客流畅通”,申通地铁在17号线重要交通节点部署了华为提供的人脸智能分析解决方案,保障安全。

如何保证安全?上海地铁17号线于2018年12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各车站部署的摄像头大多为普通高清摄像头。

如果将这些新投入使用的摄像头全部更换为人脸摄像头,不仅改造成本高,部署周期也长。

无法满足世博会前的在线使用需求。

因此,技术方案是利用现有摄像头采集高清视频,并利用视频处理服务器提取视频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后端识别已成为共识。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改造时间方面的工期要求,还可以节省改造成本。

然而,世博期间地铁17号线的大量乘客对后台视频处理服务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如果使用传统的CPU服务器在后台处理视频,会增加大量的硬件设备来满足系统延迟要求。

不仅机房要配备足够的剩余空间,而且还需要增加相应的网络、能源等设备,增加了大量的额外投资。

华为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充分分析了客户需求,提供了Atlas G服务器作为本方案的视频处理服务器。

服务器单机支持8块GPU卡。

其GPU计算能力可以满足视频分析的需求,并保持16卡的扩展能力可以满足后续业务扩展的需要。

算法方面,华为与依图联手,在Atlas服务器上部署依图人脸算法软件。

软硬件的紧密结合,使算法在Atlas上达到最优的表现,从而支持1:N比对功能,可以有效处理各种非标准证件照片的人脸比对,满足公安的实际需求,快速定位该人的身份。

其n:N交叉检索功能将轨道交通关键人员数据库与逃犯数据库进行比对,发现隐藏在轨道交通关键人员数据库中的逃犯,从而实现控制、报警等综合数据服务。

这种一体化交付方式,节省了大量的软硬件联调和测试时间,并快速完成了业务上线部署,为进博前两站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共同构建安全的城轨系统。

申通地铁与华为、依图合作打造的人脸识别系统仅在进博会期间就发现了49名管制人员,充分发挥了其管制作用。

未来,申通地铁将继续拓展该项目,推动轨道交通警务模式更加精细化管理,真正实现“科技要警力”,加速从“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的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