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写这样的文章,主要是因为去年我们国科电子发布了国科智能圆形手表之后,越来越多的智能手表同行纷纷推出新品,紧随其后我们的脚步,圆形屏幕和看起来像传统手表的设计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另一方面,传统手表厂商也逐渐开始涉足智能手表领域,包括斯沃琪、康斯登、瑞士国家铁路,以及泰格豪雅、古驰等都宣布将推出智能手表。
除了瑞士和欧洲以外,中国的传统手表制造商也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
上个月,我在成都参加了中国钟表协会召开的智能手表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
与会的几大中国传统手表厂商也表达了参与智能手表领域的意向。
智能手表厂商和传统手表厂商现在都有相互融合、相互学习的愿望。
那么作为智能手表厂商,我们可以从传统学习中学到哪些先进经验呢?让我们从 Apple Watch 开始吧。
让我们看看它借鉴了传统手表的哪些优点。
我们先从Apple Watch开始,看看苹果的定价策略。
如果是iPhone这样的典型数码产品,苹果官网最贵的iPhone 6 Plus售价为1万元,最便宜的iPhone 5C为100万元。
价格相差1000元。
那么苹果手表呢?最贵的18K金版00元,最便宜的运动版12元! Apple Watch 在苹果所有产品类别中的价差最大。
另外,Apple Watch表带也是单独出售的,最贵的比5C还贵。
我们在传统钟表行业中经常看到这种多产品、差异化的做法。
此外,Apple Watch还借鉴了很多传统手表的做法,比如在大型高端商场设立体验区、提供各种定制服务、需要预约购买等,利用尺寸、表壳材质和手表形式。
用材质颜色来区分用户群体。
苹果还从奢侈品牌招募了许多员工加入。
Apple Watch 的首席设计师之一 Marc Newson 拥有 20 多年的手表设计经验,曾创立自己的手表品牌 IKEPOD。
这就是为什么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会说“Apple Watch问世后,瑞士手表业遭受了损失”。
以上种种都表明,苹果把Apple Watch当做传统手表来卖,而不是当做数码产品来买,所以他们是在从传统手表挖人,学习传统手表的营销。
当然,在外观方面,最重要的是Apple Watch依然遵循了数码产品的思路。
我认为这是苹果的失败之一。
国科电子从传统手表身上学到了什么?我们在做第二代智能手表国科智能圆表的时候,借鉴了传统手表行业的很多经验。
想要做出一款合适的智能手表,首先要让它“漂亮”。
至于“美”,钟表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已经几近臻于完美。
一百多年的传承不会被遗忘;在手表这件事上有太多的经验和财富。
最终,在借鉴成功经验并反复推敲之后,我们将果客智能圆形手表的造型设计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样子。
同时我们也选择了昂贵的TF显示屏来达到一个目的——随时随地读取时间,这也是传统手表的优势。
我们也使用标准表带轴,消费者可以自行购买和更换表带。
手表之后,我们给手表添加智能。
比如我们可以改变表盘样式,添加类似App Store的应用商店,以及用户需要的各种贴心功能。
最后,所有的东西加起来就是我们的果客智能圆形手表。
我们目前正在开发国科电子第三代智能手表。
我们还不能透露关键信息,但我可以保证它仍然是市场上最传统的智能手表。
传统手表的先进体验将从智能手表中受益匪浅。
目前智能手表的外观设计比较简单,没有美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够。
然而传统手表行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财富,可以为我们提供智能手表。
制造商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绝大多数智能手表制造商都是电子行业的,没有手表行业的经验。
他们需要学习传统钟表行业在制造、产业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比如在外观设计方面,手表佩戴的舒适度非常重要。
比如结构、表耳的曲率、材料特性、加工方法和表面处理技术、精密制造等都需要我们智能手表制造商仔细研究。
目前智能手表的渠道大部分集中在线上,而传统手表的线下销售能力非常强。
除了大中城市的手表专卖店和专柜之外,在更加细分的市场中,传统手表的优势非常强大。
明显的。
在品牌建设方面,传统钟表行业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就不一一叙述了。
对于传统手表行业来说,现在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智能手表厂商可以提供跨行业的参考。
智能手表厂商与手表行业的融合拥有无限可能。
传统钟表工艺在智能手表上的出现,将真正将智能手表带入手表行业。
智能手表的“智能化”和灵活的可扩展性将为传统手表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