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华为要造电视?苹果当年也是这么想的

时间:2024-05-22 14:32:44 科技赋能

最近有传言称,vivo、OPPO、华为等手机厂商正在对电视市场进行评估和调研,可能会正式宣布进军电视市场。

他们为何进入电视领域?相关媒体分析称,“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利润不断萎缩”、“主流手机厂商已经在电视领域有所动作”。

看来这话也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这种传闻的可能性不大。

来吧,基本为零。

苹果当时也考虑过做电视。

曾有传言称,苹果也计划生产电视。

《乔布斯传》透露了乔布斯为苹果制定的未来四年的产品蓝图,其中包括电视计划。

乔布斯希望彻底改变电视,就像他彻底改变电脑、音乐播放器和手机一样。

乔布斯去世前,希望推动电视变革,让电视变得更实用。

但从苹果推出第一代Apple TV到第五代Apple TV这一年,苹果一直没有拿出传闻中的电视产品。

我们来做一个假设。

如果苹果在 2009 年左右推出 Apple TV,也就是智能电视爆发的年份,现在的情况可能会和智能手机一样,iOS TV 和 Android TV 分道扬镳。

如果苹果在 2013 年左右,即 OLED 电视萌芽的年份,投资大屏 OLED 面板并开发出新的 OLED 电视,那么 Apple TV 或许会像 LG 一样,几乎统治 OLED 电视领域。

尽管苹果无法放弃电视,但其在这个行业的边缘化已成为既定事实。

尽管苹果仍有实力,但它已经错过了电视行业的两个重要转型时期。

无法保证苹果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

也许乔布斯敢于冒险,但库克肯定不敢。

引以为傲的网络电视纷纷被关闭。

苹果不仅没有涉足电视行业,生态模式的互联网电视近两年也被关停。

互联网彩电从诞生到达到顶峰,只用了2年时间。

低廉的价格拥有不错的配置和丰富的内容资源,直接降低了进入互联网电视的门槛。

没有生产线也没关系,找代工就行;如果你没有资源,不要害怕。

许可方合作。

尝到一丝甜头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一领域。

与传统电视厂商相比,互联网电视坚持“内容为王”的旗帜,与各大内容平台合作。

无疑占据了先机,将智能电视的发展推上了快车道。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传统电视厂商也学会了互联网电视的线上营销,在了解内容生态和智能交互方式后,也涉足技术领域多年,拥有完善的生产线并拥有资金雄厚。

推出自己的互联网品牌。

过去,互联网电视依靠“价格战”和新商业模式吸引投资者花钱,成为电视行业的颠覆者。

但随着内容版权法规的规范和面板价格的上涨,一味依靠生态否定硬件的烧钱套路也遇到了瓶颈。

失去了风险投资的支持和噱头的外衣后,互联网电视厂商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了。

乐视、暴风、风行、看尚等品牌下滑明显。

为什么vivo、OPPO、华为不适合做电视? 1、彩电不是快速消费品。

每年换手机的人很多,但每年换电视机的人基本没有。

2、彩电不是电子产品。

液晶面板属于电子制造业。

LCD和背光组件均采用高精度加工和制造。

他们最多只处理芯片和电子产品。

然而,彩电80%的成本来自于面板。

他们不遵循摩尔定律。

因此,消费节奏不如手机快。

3、彩电市场内在实力难以撼动。

智能手机兴起后,大量互联网品牌取代了传统功能手机品牌。

回顾智能电视市场,新进入者无法取代传统电视品牌的主导地位,更无法占领智能电视市场。

他们更多地成为智能电视发展的探路者和受害者。

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虽然在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属性仍然不同,在市场上的表现也不同。

与智能手机庞大的消费市场相比,智能电视的市场规模要小得多。

原来的电视市场可以说是群雄逐鹿,各个电视厂商实力都很强,其地位不容易动摇,更不用说超越。

4、彩电市场面板为王。

智能手机的崛起带来了整机供应链结构的重大变化,这也让新兴智能手机品牌在供应链选择上与其他手机品牌处于相对平等的起跑线上;相比之下,在电视行业,液晶面板一直是电视成本的大头,主要受制于传统彩电品牌现有的供应链。

现有的供应链优势是新品牌所不具备的,成为了他们的致命弱点。

5、手机和彩电的性能有很大不同。

智能手机从根本上改变了手机的功能属性。

它们已经从通信设备转变为面向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终端设备。

不过,智能电视的最终本质还是在于视听功能。

其他智能应用更多的是辅助价值,而电视才是主流。

显示技术牢牢掌握在传统电视厂商手中,因此互联网电视厂商不可能取代传统电视厂商的地位。

机会是有的,但需要等待下一次产业裂变。

回顾互联网电视兴起的时代,恰好是一个智能化拓展的时代。

彩电赶上了智能化和互联网化。

通信技术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智能技术改变了人与物之间的联系。

所以这波互联网电视的浪潮才刚刚酝酿。

手机厂商想要进军彩电行业,还需要等待一波技术裂变。

但现在,中国彩电市场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面板、产品等过剩,整体市场趋于饱和。

就连传统品牌的互联网子品牌也在崩塌。

例如,Coukaa 不再生产电视,而只生产系统。

和内容。

这波是什么波?笔者感觉物联网已经酝酿多年,期待形成完整的协议。

一旦这一点确立,电视大屏幕的优势可能会立即成为除了手机之外的家庭中枢。

此外,随着手势识别、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技术的突破,控制电视不再局限于普通的遥控操作,而作为家庭这样相对私密的场景,更容易实现多种交互方式。

“无心理障碍”运行。

目前的好消息是,随着电视的互联网化、智能化,互联网电视服务在内容包装和内容分发产业链中的价值开始凸显,比如各种网络综艺节目《中国新说唱》、《火星情报局》《梦想的声音》等,电视的开机率逐年上升,年轻人开始慢慢回归电视屏幕,电子家庭视频OTT/流媒体订阅视频点播也在不断增长。

除了硬件之外,通过对内容版权进行收费,将在大屏电视上获得更高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