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从业者,在接触过一些智能家居产品后,深感有些产品对普通人来说吸引力不大消费者。
说白了,就是这些产品只解决了用户的“伪需求”,并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
它们是可有可无、无用的产品。
不过,随着厂商对市场的了解和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事实上,当我们回顾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可以发现,硬件的智能化、网络化是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方向。
所谓智能化,是指在用户端的输入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产品自发地感知并满足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
智能化的前提是网络化。
实现了单个设备的智能化。
然而,没有相互连接的智能设备,其功能和实现效果都大大降低。
家庭中的不同设备连接到物联网后,每个设备将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智能家居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以产品为中心的单一产品智能阶段 传统智能家居1.0时代,产品种类繁多但同质化严重。
而且,本应针对大众市场的产品却被人为地添加了许多“噱头”卖点,绕过了最重要的方面。
核心功能无法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
以智能产品为例,现在市场上的一些产品功能不够,却追求太多花哨的功能。
事实上,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定制难度的增加将显着增加业务成本。
企业更需要看到的是自己“自以为是”的解决方案背后的具体用户需求,并以最合理的方式满足他们。
在智能单品的发展阶段,在智能家居生态圈中,所谓以产品为中心的公司往往都是创业型公司。
他们深入整个生态系统的特定垂直领域,打造小而美的产品,建立自己的壁垒。
以场景为中心的互联智能阶段,家居智能化的第一步是实现单品的自动化、智能化,但单凭单品的智能化还远远达不到智能家居的标准。
智能家居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使各种家电设备协同工作,为人们创造最佳的智能生活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一套互联标准来连接各种智能物品,这就是智能家居的下一阶段——以场景为中心的互联智能阶段。
目前各商家推出的产品基本无法操作,基本采用“传感器+芯片+软件算法”的固有模式。
这种现状正在改变。
例如,海尔向合作伙伴开放了云服务数据、智能硬件、APP等接口;而小米则开放了物联网平台,提供产业链和品牌,并与众多创业型智能硬件厂商合作。
实现整个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建设,打造物联网生态模式。
智能家居的联动将从两个维度体现。
首先是各个智能家居系统之间的内部联动。
智能家居产品种类繁多,在多场景下提供更加舒适、便捷、节能的人性化家居环境。
总结智能家居的应用形式,主要核心是自动化与控制。
另外,根据具体功能可分为娱乐、安防、开关控制、照明、厨卫电器、医疗保健、室内环境七大系统。
二是基于不同场景的全屋联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目标是发展绿色全无线技术,包括传感、通信等,不仅要求极低的功耗,还要求无线全覆盖、连接高可靠、安全性强。
通信,网络规模大,并且能够实现自愈。
物联网智能家居涉及智能照明、智能开关、智能家电、智能传感、智能安防、智能健康等各个领域,现代家庭中这些设备的数量平均达到50个。
在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系统可以感知并相互影响,通过全屋联动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现阶段,“底层技术能力”和“建设生态能力”是决定性因素。
单品智能化时代,产品是中心,满足用户痛点的产品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
互联网智能时代,场景是中心,具体场景下产品之间的联动是重中之重。
这就需要智能家居厂商具备强大的底层技术能力和生态建设能力,才能实现不同产品之间的完美连接,而不是在某种场景下由于技术限制只能连接部分产品,只能实现部分互联。
,仍然达不到用户的痛点阈值。
此外,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多个家居产品联动的同时,用户可以定制多种使用场景,实现定制化、个性化,即实现一些简单的“类AI”控制。
例如,小米的米家APP作为智能硬件设备的管理平台,可以帮助用户通过手机与各种智能硬件进行交互,并实现它们之间的互联互通。
小米利用IFTTT(IF This then That)云规则,让用户自定义智能菜单,让家电协同工作,即通过定义执行条件和执行动作,实现不同场景下的产品联动。
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家居阶段家居智能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安全、便捷、高效的生活。
家居生活中所有智能设备的运行都离不开与用户的交互。
一切智能设备的运行也离不开服务用户。
因此,智能单品时代之后,将会出现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家居阶段。
人工智能技术将从交互方式和执行决策两个维度对智能家居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在交互方式方面,人工智能对智能家居交互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
语音识别现在已经成为很多智能家居设备必备的交互方式。
同时,指纹识别、手势识别等交互方式也成为辅助交互方式,比如通过指纹识别技术解锁智能门锁,或者感应用户的体感或通过摄像头。
识别手势以接收和执行用户发出的命令。
在执行决策方面,人工智能为机器自学习、自主决策提供了路径。
这将使个人身份识别、用户数据收集、产品联动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现实。
未来,家居生活场景将为千万人和家庭成员提供个性化服务。
当设备自适应运行时,设备可以相互协作并对整个房屋的资源进行智能协调。
在未来的智能家居生活中,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和推荐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智能解决方案,打造“千人千面”的智能家居,为用户提供便捷、舒适、节能的生活。
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要实现智能家居的长远目标,还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迭代。
一方面,当前人工智能仍是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尚未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高层次人工意识和情感感知尚未取得重大突破。
对于智能家居领域来说,应用层的智能硬件平台、服务机器人的智能水平、感知系统以及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都受到人工智能初级发展水平的制约。
短期内很难接近人类的推理、学习和分析能力,很难接近人类的智能。
它不具备与人类同等水平的判断和感知能力,如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难以可靠且经济地运行。
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应该以用户为中心,家电的实施决策应该基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行为和习惯的分析。
家庭生活数据需要在互联网智能的基础上进行积累,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智能家居有望进一步演进,进入智能家居时代。
因此,厂商应该重视研发,让智能家居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
同时,要真正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解决用户需求痛点,贴近市场,保持创新,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