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寒冬已至,为何还有那么多大牌还在投资互联网电视?

时间:2024-05-22 13:43:03 科技赋能

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国内消费电子行业势力逐渐稳定,众多国际大厂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更受关注的电视市场。

近期有传言称,OPPO、VIVO、华为等手机行业巨头正在布局电视市场,并可能开始涉足电视行业。

与格力造手机相比,OV、华为造电视的消息并不是特别令人意外,甚至还有些期待。

那么,为何这么多大佬想要“入局”面临寒冬的互联网电视行业呢?是什么让厂商纷纷趋之若鹜?原因一:羡慕其他品牌的成功。

在电视行业,只有传统电视品牌。

TCL、海信、索尼等大牌很早就占据了行业的半壁江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智能电视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厂商在这方面感到力不从心。

2016年,一个名为“乐视”的品牌以“颠覆者”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

它从视频网站公司转型为电视品牌,以超高性价比、超高配置冲出市场,进军新兴市场。

一度稳居互联网电视品牌第一。

在乐视电视销量的巅峰时期,甚至达到了中国每售出五台电视就有一台是乐视超级电视的地步。

这个数字足以让这位“后起之秀”感到自豪。

然而,乐视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尽管乐视电视在消费者中拥有良好的口碑,但资金链的缺失一度让乐视集团陷入谷底。

就在乐视电视节节败退的时候,小米电视趁机逆袭,也冲击了市场。

性价比为王,电视借助手机的品牌效应得到爆发式发展。

如今,在网络电视市场的排名中,小米的销量和销售额均排名第一。

虽然不包含线下数据,但这个成绩对于小米来说还是可喜的。

看到竞争对手在电视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各大手机厂商也坐不住了。

理由二:遵循生态链模式,强化生态链,共担风险。

生态链就像一条食物链,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

目前的企业战略已经逐渐成熟,野心也越来越大。

从选择价值链上的位置重点发展,到现在打造自己的平台,基于平台形成生态系统,打造自己的生态帝国。

加之“互联网+”的推进,行业的“生态化”势在必行。

生态化也是分散企业风险的一种方式,也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意识和想法。

这就是所谓的“风险分散原则”。

以小米手机为例。

从制造手机到如今的“百货商店”,围绕手机核心打造生态链,意味着大规模分散风险。

小米手机全年销量下降高达36%,销售额下降数百亿。

幸运的是,生态链取得了成功,声称销售额过亿,弥补了手机部门的损失,即所谓的“跷跷板效应”。

由此看来,OPPO、VIVO、华为涉足电视行业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手机行业的长久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强化各自的生态系统,并分担一定的风险。

理由三:手机行业稳定,红利不够。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逐渐趋于稳定,手机销量很难实现巨大突破。

国产智能手机的红利期已经成为过去,同时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也开始增长。

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今年6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1万部,同比下降12.4%。

上半年共出货1.96亿台,同比下降17.8%。

作为手机市场的领导者,OV和华为也知道国内市场今非昔比。

虽然他们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以增加销量,但对于国内主要市场,他们必须积极寻求新的业务拓展和后续发展。

作为一个源于手机的品牌,电视是拓展其他业务的最佳途径。

电视可以说占据了家庭应用的一大场景。

如此大的经济价值,OPPO、VIVO、华为自然不想错过这么大的机会。

市场机会。

当今电视市场的互联网厂商在上文中提到,乐视电视作为互联网电视行业的源头,一度销量领先,但因资金链短缺而跌入谷底。

连续11个月跌停后开盘。

反观小米电视,电视销量稳居行业第一。

拥有如此靓丽的数据,小米也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在互联网电视行业,小米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一家公司占据了互联网电视行业的半壁江山。

传统厂商的传统电视品牌阵营海信、TCL、夏普正在加速争夺互联网电视品牌市场,并以利润主导市场。

在经历了互联网厂商的打击之后,传统厂商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

大量巨头开始布局线上线下,集中精力打造电视内容,让互联网电视品牌喘不过气来。

跨行业进入市场难度较大。

虽然行业仍然存在后来者的机会,但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来说,OPPO、VIVO、华为无法将手机行业的成功复制到电视行业。

同时,由于电视行业和手机行业的差异,作为新手会面临很多问题。

一方面,互联网电视品牌在电视行业争论不断。

小米电视一直想抢占自己的地位。

其他互联网电视品牌已经很难在这个行业找到新的盈利点。

新手不可能挑战行业巨头。

其次,电视行业是一个极其烧钱的行业。

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就会瞬间从“巨头”变成“过街老鼠”。

近年来,乐视网就是最好的例子。

乐视电视销量大幅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金链短缺引发的信任危机,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整个公司陷入泥潭。

想要进入电视行业,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芯片和内容对于电视行业至关重要。

然而,如今的芯片仍然要进口,国产化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从内容上来说,OV和华为本来就不是视频网站,需要花钱买版权。

成本多了,自然在资源方面就没有优势了。

扰乱局势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假设OV、华为进入电视市场,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变化?价格战将缓解互联网电视对传统电视的冲击,导致传统电视厂商纷纷降价,打价格战,双方互相压制。

如今的互联网电视可以说是亏本销售,靠内容来补贴硬件损失。

如果OV、华为加入电视行业,按照手机行业小鲜肉惯用的代言套路,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

通过提高电视行业整体的价格水平,电视行业的价格战将会得到缓解,价格可能会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区间。

创新将成为主线。

手机的发展总是在继续。

从苹果的刘海屏到升降式摄像头,OV在这方面的创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电视行业加入OV、华为,未来或许有可能。

更多新奇电视,可折叠电视?电视自动隐藏边框?总之,创新将成为这些厂商的王牌。

综上所述,OPPO、VIVO、华为的加入是一种业务互补,也是一种风险分散。

从目前的电视市场来看,竞争依然激烈。

手机品牌跨界电视制作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