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光学心率传感器已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新宠供应商

时间:2024-05-22 13:32:37 科技赋能

配备光学心率传感器的智能手表已逐渐成为趋势,包括Apple、Mio Canada、TomTom、Adidas、Epson和Garmin。

产品已推出。

最初,大多数制造商使用飞利浦的光学心率传感器。

但随着供应商逐渐加入战局,未来采用的解决方案将趋于多元化。

据智能穿戴业内人士介绍,以往提供心率检测功能的穿戴产品主要分为光学检测和皮电检测两种。

起初,大多数厂家采用的是采用皮肤电技术的心跳带,其具有精度高、省电等优点,但佩戴不舒服,市场接受度较低。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厂商采用光学心率检测技术,利用绿色LED照射血管中血红蛋白的吸光度变化来测量脉搏,免去了心率带的麻烦,更加方便舒适使用。

随着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Mio、TomTom、爱普生、阿迪达斯都推出了产品,Garmin最近推出了首款光学心率手表Forerunner。

目前,除了苹果、三星电子、Fitbit、爱普生等公司的光学心率传感器采用自己的技术外,其他智能穿戴公司大多采用飞利浦的光学心率传感技术。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加入竞争以及技术的成熟,智能可穿戴公司的选择明显增多。

未来,市场上将会出现采用不同光学心率传感解决方案的智能手表和手机。

环产品。

业界指出,飞利浦的光学心率传感器目前比较成熟,但其他如Valencell、Salutron、美国ADI、日本村田、爱普生、南非LifeQ、台湾原相等都有解决方案,并且大多数解决方案都是集成的。

LED、传感器和光电体积描记图 (PPG) 算法集成为一。

事实上,智能穿戴市场才刚刚起步。

据IDC统计,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增长10%; Juniper Research预计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亿美元。

包括手机厂商、运动品牌、传统手表厂商都争先恐后地进入该市场,而光学心率传感有望成为其中之一。

智能穿戴设备的标准配备。

各供应商看好商机,纷纷扩大布局。

未来,智能穿戴玩家肯定还有商量的空间。

大幅上涨,但是否引发价格战,取决于台湾和大陆厂商的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