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随着AR-VR的普及,智能手表是否很难卷土重来?

时间:2024-05-22 13:24:20 科技赋能

科技领域的潮流懂得如何“改头换面”。

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刚刚完成了一轮密集的产品爆发和行业洗牌。

然而近两年,智能硬件的“网红”变成了AR/VR。

尽管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热情已经“消逝”,但苹果、微软、谷歌、华为等厂商依然看好这一领域的未来前景。

据悉,随着第二代Apple Watch的发布,今年下半年,国内外厂商将进行新一轮的竞争,主打“防水”和运动。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已经拥有第一代智能手表或手环的消费者并没有表示出升级的意愿。

对于一些运动爱好者来说,虽然新一代智能手表的运动功能比第一代更强大,而且外观和电池续航时间也好很多,但是否值得投入数千美元购买一款还有待观察。

甚至传统手表制造商也开始进军智能手表领域。

现在的智能手表都打上了运动概念的标签。

防水是第二代智能手表的标准功能之一。

增加功能 刺激消费欲望,智能手表这种智能设备的诞生,离不开运动和时尚。

上一代智能手表推出时,大多数厂商都强调产品的外观和设计,宣扬“时尚”的概念。

来到第二波新品,厂商瞄准“运动”。

事实上,当前的体育热潮仍在继续,尤其是在中国。

跑步、健身、游泳、骑行等运动如今已经成为很多70后、80后的生活方式。

每年在不同城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都反映了这一趋势。

此前在9月份的苹果秋季发布会上,第二代Apple Watch就充满了运动风格。

一方面强调对防水功能和GPS的支持,另一方面与运动品牌合作推出特别版。

前几天刚刚发布的荣耀智能手表S1支持5ATM防水,这意味着用户可以佩戴它去游泳。

近日外媒曝光的微软新款Microsoft Band 3也将支持游泳时佩戴。

记者体验发现,第二代Apple Watch的防水功能可以说是一项黑科技。

用户佩戴它去游泳时,首先点击手表中的“水滴”选项,然后转动手表上的旋转按钮。

当手表发出“滴”声时,表示“排水”完成。

技术专家介绍,众所周知,水一直是IT产品的天敌,尤其是防水智能手表,这对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考验。

除了防水、定制运动数据分析和内置GPS之外,与运动品牌联手也是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方式。

据悉,苹果与耐克合作的首款Apple Watch将于本月底推出。

据悉,其硬件配置与普通机型几乎相同。

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增加了后者的许多元素,比如定制的表带、独特的黄色荧光表面、内置专属App,用户可以通过App显示跑步数据,包括天气状况、跑步历史、等等,也可以分享给朋友。

当然,价格也比普通型号贵一些。

有业内人士坦言,这种合作模式有“试水”的味道,就像当年的爱马仕款式一样,更多针对的是粉丝或者时尚达人。

市场低迷?智能手表的更新频率已经放缓。

尽管苹果和部分安卓厂商投入了更多的技术和功能改进,但也承载着“运动”的理念,正在为新一轮的竞争做准备。

然而,随着资本市场“转身”VR/AR可穿戴设备以及行业本身的洗牌,智能手表行业从去年底开始就面临着外界的质疑。

近日有消息称,谷歌原计划今年发布的Android Wear 2.0将推迟至明年初。

有媒体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就连谷歌也对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采取观望态度。

无独有偶,近日,国内智能手表厂商inWatch被曝拖欠员工工资。

尽管苹果在发布会上表示,Apple Watch 的年销量仅次于瑞士豪华手表品牌劳力士。

不过,也有分析师指出,上半年,由于厂商发布的产品较少,智能手表市场遭遇低谷,尤其是第二季度,出货量大幅下滑。

然而近日,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最新发布的2018年研究报告似乎给行业带来了“提振”。

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表销量预计将增长48%,2018年和2020年总收入预计分别达到1亿美元和1亿美元,平均售价为1亿美元和1亿美元。

分别为1亿美元。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智能手表存在可替代性强、无法独立使用等缺点,但从市场角度来看,发展空间巨大。

但对于厂商来说,仍需在产品、技术、功能等方面下功夫才能获胜。

消费者:第一代产品也能满足使用需求。

“一方面,有一批‘尝鲜’消费者发现智能手表的功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有些失望。

另一方面,从目前来看,喜欢智能手表的人智能手表的用户大部分是男性,距离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广州当地一位电子产品销售商向记者坦言,“或许新品发布初期,会有更多顾客询问,但与智能手机相比,智能穿戴设备仍然不是主流设备。

与两年前智能手表推出时最初的市场热情相比,近年来,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热情变得更加理性。

在国内市场,中高端智能手表也受到平价智能手环的冲击。

记者了解到,不少国内消费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感兴趣,但他们会花钱购买智能手表吗? “现在百元以内的手环基本能满足我的需求。

”白领陈女士表示,她可以将智能手环与手机连接,通过手机了解自己每天的步数、心率、睡眠状况、消费情况等。

……这些基本上就够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智能手环无法分析数据,充其量只是一个载体。

随着智能手表的功能不断变得强大,消费者需要更多的运动数据来分析自己,后者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此外,对于那些已经是智能手表用户的人来说,似乎还没有更多的创新功能让他们想要升级。

据悉,不少用户在使用智能手表时,除了前期饶有兴致地把玩各种功能——比如设置个性化表盘、安装不同的应用程序等,逐渐转向观看时间,这与使用类似传统手表的特点,通过一些运动数据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

80后白领Vivi是第一代智能手表用户。

她表示,虽然看到了新款,功能也提升了不少,但觉得目前的配置足以满足日常使用。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价格接受程度在~元之间。

如何提升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说服消费者升级,是值得厂商思考的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的缺陷就是智能手表无法脱离手机独立使用。

虽然这个观点有点老套,但确实反映了很多消费者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