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今天上午正式开幕。
除了广受欢迎的特斯拉电动车外,本次展会还有不少亮点。
众多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颖展品一一亮相,完美诠释了“科技让生活更精彩”的主题。
“新潮”科技: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当前科技领域最“时尚”的技术之一,可穿戴技术被视为未来智能电子设备的一大发展趋势。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贸易博览会上,各种可穿戴设备也成为了热门话题,其中有很多即将投放市场或已经投放市场。
不少展商表示,随着可穿戴概念越来越被大众熟悉和接受,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一家专门生产GPS导航设备的台资公司现在开始进军可穿戴领域。
本次展会,公司带来了包括运动手环、运动相机在内的一系列智能穿戴设备。
据介绍,该公司的运动手环除了行程记录、运动量计算等基本功能外,还可以搭配其他外设,实时监测佩戴者运动时的心率等身体指标。
此外,这款智能手环功耗极低,24小时开启时电池寿命可达一年。
国内另一家公司展出的运动手环则另辟蹊径,主打“智能静音唤醒”功能。
据介绍,用户只需将手环佩戴在手腕上,手环就能监测并记录佩戴者的睡眠状态。
当用户在设定的时间段内进入浅睡眠状态时,手环会通过轻微的振动唤醒佩戴者,而不是像传统闹钟那样“惊醒”用户醒来。
据悉,该产品已投放市场,价格在100元左右。
3D打印:可能很快就会进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上届上海国际贸易博览会亮点的3D打印技术,今年依然受到热捧。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3D打印不再遥不可及。
东方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本届上海国际贸易博览会上出现了多款民用3D打印机,3D打印有“飞进寻常百姓家”的潜力。
来自浙江的参展商此次打出了“最具性价比的3D打印机”的口号。
其展出的四款3D打印机中,价格最低不到1元。
据参展商介绍,他们的产品主要针对普通消费市场。
除了价格相对较低之外,它们的操作也非常简单。
用户只需使用配套的应用程序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进行简单的建模,最后打印成型。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3D打印能做什么?参展商表示,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其应用范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除了手工DIY或制作小饰品、装饰品外,利用3D打印机还可以生产电子设备的替换零件,教育工作者还可以用它来打印三维课件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