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浪潮席卷全球。
智能手机深刻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从个人通讯到购物、旅行和学习。
当很多人不断加入“低头族”,并不断扩大这个群体的数量时,谁都知道时代将翻过这一页,下一个明星——可穿戴设备——已经闪亮登场。
如果有一天,穿戴在我们身体任何部位的设备能够执行超出常规功能的功能(例如,一双平时只是用来保暖和吸汗的袜子,实际上可以测量步数、心率、卡路里消耗等。
),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然而,历史会告诉我们,这是不可避免的。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酝酿,可穿戴设备不再是科幻小说。
它们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将成为席卷全球的新浪潮。
什么是“可穿戴设备”?通俗地说,它们是可以穿戴在人身上的智能设备。
这些智能设备可以集成多媒体、无线通信、微传感、生物识别等最前沿的技术。
这些设备还可以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结合,随时随地处理、共享和反馈与人体相关的所有信息。
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成为人们生活乃至人体的一部分。
可穿戴设备是一种最受欢迎??的新技术,它已经从科幻小说变成了现实。
代号詹姆斯·邦德的特工可以说是可穿戴设备的鼻祖。
这位硬汉手腕上戴的手表可以进行对话,还可以变身手表炸弹。
还有:可以当吹风机的鞋子、可以当剃须刀的手机……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很受欢迎,但要完全融入人类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生活。
好的产品需要经过时间和市场的打磨。
新兴的可穿戴设备企业尤其要树立以下思维:一是“用户至上思维”。
二是“简单思维”。
21世纪的用户面临着太多的选择。
“看起来简单、使用简单、说起来简单”的产品将会受到用户的欢迎。
三是“极致思维”,就是将产品在设计、功能、应用等方面做到极致,让用户获得极致体验,赢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