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小米手环出货量已经过万份。
如果要用曲线来形容产品从流行到衰落的周期,小米手环的巅峰还没有到来:三个月内实现了首万销量;两个月内实现第二个10000辆销售;两个月内实现第三个10000辆销售。
, 40 天;第四百万,不到30天。
除了小米手机之外,小米手环已经是百度指数最高的以小米命名的产品,超越了电视和路由器。
小米生态链产品总监夏永峰认为,小米手环已经从0到1,证明手环不是假需求,这个市场是真实存在的。
小米手环的受欢迎或许是他们不急于推出重量级新产品的原因。
据此前采访,华米的下一代可穿戴设备小米手环2和小米手表要到年底才会推出。
在新品漫长的空白期,华米利用小米体重秤来保证自己持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该产品非常轻,这并不奇怪。
它没有测量体脂的功能,所以价格并不让人震惊。
最大的意义就是为华米提供用户的体重数据。
同时,华米还积极寻求与支付宝、微博体育、李宁的合作。
华米CEO兼创始人黄汪表示,与全球前三竞品相比,小米手环的留存率是竞争对手的两倍以上。
留存率高的原因是小米手环接入了更多的第三方基础服务,更加开放,适合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小米手环同时兼容Android和iOS系统,这意味着未来大部分手机都可以使用其免密码解锁和来电提醒功能。
健康监测、无密码支付、无密码解锁、来电提醒等都是小功能,但一旦用户习惯了,就停不下来。
这就是它脱颖而出的原因,也是它未来重点发展的地方。
黄旺喜欢举这样的例子:雷军使用免密码解锁功能一个多星期后,有一次忘记带手环,整天要频繁输入密码解锁手机。
当时他想让司机回家帮他拿手镯。
小米手环的定位一直是“人体ID”。
夏永峰描述了一个场景:有人睡觉时喜欢关灯。
手环检测到他睡着后,会发出信号并关闭蓝牙台灯;而他的妻子则喜欢在睡觉时开灯。
即使手环检测到她睡着了,也不会关灯。
每个手环都是每个用户的数字形式。
未来,“人体ID”的应用范围会更广,比如刷公交、联动更多智能家居硬件等。
这些扩展依赖于大量的第三方合作伙伴。
虽然黄汪表示,华米正在开展心率、血压等类型传感器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基本都是围绕二代手环和手表展开。
和小米一贯的作风一样,华米也不会第一个冲到前线。
它希望第三方深入相关领域,而它自己则在流量、算法、云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华米正在积极寻求与小米以外的势力合作,这似乎意味着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态已经无法满足华米的胃口。
这也难怪,自今年1月份推出以来,小米智能家居套装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市场反响。
令人惊讶的是,根本不“智能”的小米插排却是小米家居硬件中最受欢迎的,但智能插座却不温不火。
小米高级工程师孙鹏在谈到高时语速很快:“手环是人体的数字器官,它通过蓝牙发出你身体的一些变化。
然后,你家里的其他设备就能感知并做出反应。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新产品很快就会发布。
”夏永峰立即说道:“大概五年后,我们很快就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