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作为当前消费电子市场最受瞩目的产品类型,以其时尚的外观、便捷的设置和先进的功能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进而带动整体消费电子市场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模拟IC厂商已经认识到可穿戴设备的巨大市场前景。
据知名市场研究公司BI Intelligence预测,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单位出货量将突破1亿台,五年后预计将达到3亿台。
不可否认,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尤为广阔。
然而,许多模拟IC制造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设计挑战。
尤其是可穿戴设备对电源管理芯片的尺寸和功耗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是各大厂商面临的最大挑战。
全球知名模拟IC厂商ADI公司电源管理部营销工程师张洁萍女士如此表示。
与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不同,可穿戴设备并不遵循传统的研发模式。
它们有不同的尺寸和不同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电源的功耗和体积成为业界认可的重要性能指标。
对此,张洁萍女士表示,电源管理芯片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而产品的性能又会直接影响客户的体验。
此类设备体积小、功能多样,这就要求它们具有较长的电池寿命。
因此,功耗成为模拟IC厂商亟待克服的问题。
张杰平认为,可穿戴设备对电源管理芯片提出了独特的要求。
她进一步解释说,消费者要求产品在外观和体积上更轻、更薄,同时还需要更长的电池寿命。
这些不断增长的需求给便携式移动设备中的电源管理系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未能跟上日益复杂的便携式设备的功耗要求。
电源制造商必须加大对创新技术的投入,提高产品的高效节能性能,在保证运行稳定性和高效性的同时,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节省用户投资成本。
充分保护用户。
经验。
系统应用功耗的增加对电源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
针对这些要求,一些相关厂商推出了微型能量采集芯片来应对。
张洁萍女士评价说,光能、热能、机械能等能源回收理念符合绿色环保理念。
收集这种微能量并进一步转化,这将成为未来的热点之一。
ADI公司也非常重视这项技术,并成功开发了相关产品。
例如,ADI的ADP产品可以收集和转换能量。
以太阳能电池板为例,当光照较强时,通过ADP对太阳能电压进行升压,为系统供电。
它还提供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设备。
当光线较弱时,电池中存储的能量用于为系统供电。
ADI认为,能量回收概念将逐渐成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