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几乎成为占据各大科技媒体的热门关键词,包括智能手表、运动腕带等产品。
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谷歌等巨头的加入也意味着整个行业的标准化。
然而,可穿戴设备领域行业“热”,市场“冷”。
为什么是这样?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的一份报告,大多数人没有购买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原因是价格。
大多数运动腕带和智能手表的价格在美元到美元(约合人民币到人民币)之间。
除了价格合理的运动腕带外,智能手表和眼镜的价格往往偏高。
毕竟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定位为智能手机辅助设备,因此价格过高会影响销量。
尼尔森的调查报告显示,72%的美国用户对可穿戴设备仍持观望态度。
此外,62%的用户还希望有更多的佩戴方式,52%的用户希望可穿戴设备更加时尚。
调查报告还显示,81%的受访用户更关注功能性,而79%的用户将舒适度放在第一位,64%的用户更关注电池续航时间。
此外,71%的用户目前最感兴趣的是运动腕带,其次是智能手柄,最后是医疗设备。
说到具体型号,市面上似乎只有Pebble智能手表能够满足用户的部分需求,包括价格低廉、兼容iOS和Android设备、电池续航时间长等,但其功能相对有限。
在谷歌最近发布的Android Wear机型中,MOTO在设计和功能上都非常有吸引力,但成本和价格却很难估计。
看来未来的苹果iWatch也将难以掌控在美元之内。
因此,如果可穿戴设备短期内无法降低价格,那么它们仍将作为相对小众的科技产品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