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融合凝聚引领智慧园区新生态

时间:2024-05-22 11:10:29 科技赋能

近日,烽火通信承建的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智慧园区项目荣获年度IDC亚太智慧城市奖。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是2019年8月29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湖北首个综合保税区,是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口岸功能于一体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这是中国大陆目前的开放程度。

综合功能区级别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

烽火通信凭借多年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的积累,结合国内智慧园区建设发展理念,基于自主研发的物联网智慧园区管理系统FitI-BOM,充分发挥其网络化、集装箱化特点,拓展园区特色应用,助力园区信息化建设方面,构建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外部服务平台,为园区管理者和企业提供创新的管理运营服务。

在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项目建设中,烽火以生态凝聚力的产业园区为发展方向,以打造“互联网+”O2O智慧园区平台为关键举措,打破传统园区集中发展的禁锢模式。

在园区本身的建设和管理上,强调从单一功能集聚园区向生态聚集园区的演变,加强了科技与人的互动、园区与人的联系、信息化与信息化的有机协调。

公园。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是国内领先的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基础设施。

通过建立高度集约化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有效解决园区管理服务中信息孤岛、人为干预、工作量大、响应滞后、管理难等问题。

数据广泛、混乱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其中,保税区针对园区生产加工、仓储的特殊需求,规划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在园区内安装物联网传感器,支持远程抄表、下水道井盖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气象监测等功能。

通过集成综合监管平台,实现视频监控、报警、门禁、电子巡更的“一网联动”。

园区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检测、延时、响应协调配合,形成完整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生态一体化的综合信息资源利用系统是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最大亮点。

围绕“打造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转,向管委会、企业、公众提供智能化服务,让所有观众都能一键共享园区内多项服务。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创建了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数据库。

通过分层建设,构建了多个基础网络,实现平台能力和应用的增长和扩展。

为实现信息资源全面整合,园区采取“统一认证”、“统一数据”、“统一消息传递”三管齐下,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接口,实现公共基础数据共享,地理信息数据、建筑数据等,并实现“一号一源”完成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共享。

园区特色应用支撑框架 传统智慧园区建设注重园区建设和管理,但运营支撑和运营管理投入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烽火结合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定位和特色功能需求,基于园区业务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全面完善保税仓库、海关监管、物流运输、展览展示等需求。

例如,针对海关监管进出口贸易需求,应用系统支持“先进区、后报关”、对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信息系统”等运营模式。

针对园区物流运输需求,制定人员和货物两类管理策略,方便园区人员出行,提高园区机动车通行效率。

针对展览展示对外推广需求,规划园区运营指挥中心和展示中心,提供线下展示能力,搭建线上展示交易平台。

各服务系统相互感知、互联、协作,极大提升了园区系统的运行效率、管理水平、客户感知。

作为中国智慧园区的领先实践者,烽火将持续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开放、互联、共享、绿色的智慧园区项目,探索园区生态发展、商业运营、公共服务建设更好的合作模式。

不断为智慧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为国内外智慧园区生态共建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