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消费电子展(CES)上,可穿戴设备成为了绝对的主角。
据CES官方介绍,可穿戴设备展位数量同比增加。
接近40%。
最新发布的可穿戴电子产品可以更智能地利用人们身体的各个部位。
你只能在手腕或眼镜上找到显示器,但能够收集你身体数据的传感器遍布你的手臂、躯干、腰部或脚部,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努力开发各种可穿戴设备,其中包括一些硬件制造商。
例如,英特尔等巨头展出了语音助手耳机、婴儿监控连体衣和智能手表。
今年,物联网以一些新的尝试侵入可穿戴设备领域,更多的可穿戴设备可能会走同样的发展道路。
许多可穿戴设备可以连接到家用电器或照明系统。
智能手表可以成为信息仪表板,提供家中所有设备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在手表上显示通知; Qualcomm 和 Fitbit 等公司的可穿戴健身追踪器和智能手表;谷歌的可穿戴摄像头、索尼头戴式显示器的VR、微软自有品牌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眼镜等。
可穿戴设备的演变经历了从不具有通信功能,到设备之间具有简单的连接,再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
互联网。
现在,其发展阶段已转向设备之间、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互联。
互操作性。
据IDC预计,到了今年,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智能设备总数将超过1亿台,能够连接互联网的各种“小工具”数量将达到1亿台。
当今的产品越来越多地使用无线技术,但无线通信技术有多种类型。
例如,对于智能家居产品,无线技术选项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技术。
但在可穿戴设备融入物联网的时代,问题不是物体没有连接到互联网,而是它们没有很好地连接起来。
近年来,随着Wi-Fi和NFC无线传输技术的兴起,蓝牙技术不断与两者进行比较,不少人将它们定义为竞争关系。
但事实上,这三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具体取决于它们应用的领域。
比如在医疗领域,Wi-Fi的功耗和功率较高,需要频繁充电,并且可能会对一些医疗设备造成一些干扰,所以一般来说不适合医疗领域。
蓝牙4.0版本最显着的特点就是低能耗。
在蓝牙4.0低功耗的支持下,即使使用纽扣电池供电,也可以使用长达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Wi-Fi和蓝牙在这方面无法进行比较,因此蓝牙仍然有自己的一些新的应用领域。
这也成为蓝牙在与Wi-Fi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推动力,而低能耗正是物联网设备所依赖的。
这一特性或许决定了蓝牙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总而言之,Wi-Fi 并不是为了取代蓝牙或其他短距离无线电技术而设计的。
两者的应用领域完全不同,尽管在某些领域会有重叠。
WiFi设备一般设计覆盖范围为数百米。
如果加强天线或者增加热点,覆盖范围会更大。
采用NFC和蓝牙技术的两个移动设备的互连和互操作性之间的点对点结构存在巨大差异。
换句话说,无论蓝牙、Wi-Fi还是其他无线技术,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竞争而是互补。
技术集成可以解决设备之间无线通信的缺点,也是解决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集成问题的关键技术。
目前,高通正试图联合硬件制造商来帮助设备发现彼此并相互连接;创新公司 Revolv 正在营销一款集成器,可以使用七种不同的无线电技术进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