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常常感叹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网络技术领域,当你以为人工智能仍是舞台中心时,迅速升温的量子计算、区块链等概念分分钟就把你带入“经典”派。
当然,观念往往只是激励人们进步的观念。
当你深思熟虑时,你会发现,其实很多志向无限的行业,仍然需要深入培育和巩固,才能名副其实。
4K超高清视频就是这样一个产业——虽然它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罕见,但距离真正的4K超高清走向正规化、常态化和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换句话说,很可能你今天听到的4K超高清应用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言胜于行”!好消息是,业界各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在“观念被糟蹋”、“老百姓感到厌倦、不被爱”之前,在广州召开的中国超高清视频(4K)产业发展大会上,已经吹响了集结号角。
要努力解决我国4K超高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真正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此次,4K超高清内容、网络、终端三大核心产业的高层——包括腾讯、华为、三大运营商、TCL等代表企业出席并发表意见。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中国千亿甚至万亿的4K超高清市场。
中国4K超高清视频产业现状及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4K超高清视频正在快速发展。
中国4K电视年产量为1万台,占全球4K电视总量的42%。
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也指出,中国4K高清视频用户数量预计年内将突破2亿,占全球50%以上,是欧美的13倍各国联合和日本。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4K超高清视频产业占据全球最大的用户市场,商业潜力巨大。
同时,中国4K超高清视频产业还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设备——从内容到网络再到终端,中国聚集了最多数量的参与企业。
例如,在内容层面,国内电视台和OTT厂商开始大力开发4K超高清视频内容,体育、赛事直播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在网络层面,中国的移动网络、固定宽带、光通信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终端层面,中国4K电视出货量占全球份额45%、4K机顶盒芯片占全球出货量71%、4K电视面板占全球出货量27%……无论是消费端而且供给端已经成熟,那么中国4K超高清视频产业还存在哪些挑战?从徐直军的演讲中,笔者发现,其实在上述优势之中也隐藏着挑战。
以内容为例,有限的制作成本较高,目前的4K超高清内容不足以支撑一个频道的正常播出,无法满足用户的持续消费需求。
标准的缺失使得产业链鱼龙混杂,定义和解释各异,造成行业混乱和消费者困惑。
尤其是在谈到真4K的定义时,很多参与者只关注分辨率,根本不关注HDR(高动态范围图像)、高帧率、广色域等指标。
此外,终端的多样性以及高带宽网络的普及性和可靠性也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如果从严格的角度来看,中国的4K超高清产业与中国许多其他产业一样,也面临着大而不强、标准低的挑战。
迫切需要抓住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完整的产业链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开展“供给侧改革”,满足用户对视频内容“消费升级”日益增长的追求。
华为呼吁面向世界“同频共振”。
走向高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面对4K超高清这个高回报但也高投入的行业,如何从商业成功的角度寻找牵引力或许是破局的关键。
否则,当投入翻倍却看不到预期收益时,产业链各环节将陷入观望的死循环。
据笔者观察,在中国超高清视频(4K)产业发展大会上,华为提出的统一标准、统一节奏、面向全球、高端化的十六字“方针”,最能体现了各行各业在超高清视频(4K)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行业。
新共识为中国4K超高清产业定下了“同频共振”的新基调。
在华为的调查中,受访者认为超高清行业目前面临的前五大挑战是内容丰富度、标准可用性、终端多样性、网络基础设施和用户教育。
在笔者看来,这恰恰反映了内容、网络、终端三大核心产业之间的冲突——内容者担心加大投入后网络和终端不足以支撑其变现增长;内容者担心网络和终端不足以支撑其变现增长;内容者担心网络和终端不足以支撑其变现增长。
做终端的人不敢轻易增加配置和设备。
成本,或者终端部署一段时间后发现内容不够;网络运营商由于没有丰富的内容和终端支持,建设和推广高带宽网络的动力不足。
鉴于此,徐直军代表华为呼吁,“整个4K超高清产业的发展,首先必须对产业链有统一规划、统一节奏。
以超高清1级为核心。
” ”标准和要求,支持4K内容、终端、网络协同发展,围绕这个目标,整个产业链才能共同前进。
”这里所谓的Level 1是指华为总结的一系列特征。
针对4K超高清,包括4K分辨率、HDR高动态范围、P50或P60的高帧。
高分辨率、8-10位色深、广色域等,是对平时只追求分辨率的伪4K的矫正。
这是消费者体验的革命性提升,得到了产业链的广泛认可。
统一规划、统一节奏,共鸣后的行业价值是什么?长期投入大视频研发的华为此前曾洞察,如果4K电视网络应用普及,将带动千亿美元的潜在市场。
以4K视频为切入点,将有效带动传媒产业、内容创作与制作产业、传输解决方案提供商、网络及广电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图像信号处理产业、系统集成商、计算机图形技术等产业链。
每个环节的创新形成螺旋式发展,最终成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全球领先优势的产业,走出去、出口。
徐直军还在会上再次强调,“我们要以4K超高清体验为龙头,带动4K超高清视频产业链走向全球化、高端化。
我们要利用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打造4K超高清视频产业链。
”面对未来,我们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让整个视频产业链不仅能做好4K,还能更好地面对4K超高清产业链的竞争力。
8K、VR/AR、全息的未来”言下之意是,做4K不仅仅是为了4K,背后是一整套电子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抢占制高点,提前形成标准,才有可能形成领先世界的电子产业体系,利国利民、利民利民。
事业博大精深。
视频!视频!视频!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开始怀疑。
自3G时代以来一直被热议的视频,在5G到来的今天并没有成为运营商的摇钱树。
电视台的日子似乎越来越艰难了。
几大视频网站我们仍然深陷负利润的泥潭……视频真的是我们可以依赖的下一个Big Thing吗?事实上,透过现象看本质,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视频是现在消费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占当前网络流量的60%,未来可能会增加到85%,而一些乐观人士相信98%以上的流量都会被高清视频“吃掉”(其他类型的信息需要的流量太少了)。
同时,用户端调查显示,超过80%的消费者愿意为更好的视频体验额外付费,尤其是4K超高清内容。
是的,这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的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
大洋彼岸嗅觉敏锐的运营商或者互联网OTT厂商已经开始发力。
从Verizon收购AOL移动视频业务,到AT&T收购时代华纳并将其定位为视频内容服务提供商,从Facebook Live全景流视频服务开始支持4K直播,到谷歌旗下Daydream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达成合作制作VR纪录片系列,可见高清视频内容已经成为巨头们的必备品。
国内BAT死守多年亏损的视频网站,他们也有类似的考虑。
未来应用层面,4K超高清视频将不仅仅局限于C的视频娱乐、视频聊天、直播、To B的企业会议、安防监控、智能制造、远程诊疗、交通运输等企业和领域。
行业应用也将全面开花,直观、便捷、真实地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甚至物与物,重塑整个世界的运作方式。
暴风雨即将来临。
面对时代大势,不进则退。
如果不早点跟进,就会陷入追赶的境地。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4K超高清产业链的参与者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各级政府机构和龙头企业的积极推动下,借助中国超高清视频(4K)产业发展大会达成一致。
“同频共振、面向世界、走向高端”的共识。
一切都是提前做好的,计划失败就会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