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多款可穿戴设备在今年的CES展上高调亮相以来,可穿戴设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企业也开始了可穿戴设备的竞赛。
。
然而,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相比,可穿戴技术市场仍然相对较小且微不足道。
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似乎仍然是华而不实的装饰品,很难成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替代品。
可穿戴计算机成为主流的道路仍然艰难。
可穿戴技术未来是否会成为新趋势,还是昙花一现,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看到,当前的可穿戴技术市场存在市场定位不准确、缺乏生态系统等问题。
以下是小编为您总结的可穿戴设备为何没有成为主流的七大罪过。
罪一:大公司重视不够,小公司只是为了赚钱。
在很大程度上,可穿戴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大多数大公司并没有真正在这个市场上投入大量精力。
。
虽然三星、苹果、谷歌等各大公司也加入了这场可穿戴竞争,但他们只是跟随市场潮流,科研力度并没有真正跟上。
而今年很多小公司纷纷涌入市场,就是为了赚钱。
据说,站在市场的风口浪尖,猪都能飞起来。
他们的产品通常只是借用可穿戴的名字,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创新。
因此,如此研发强度和关注度,可穿戴电脑无法成为主流也是必然的。
第二宗罪:概念不成熟难以与主流设备竞争。
环顾可穿戴技术行业,很难找到足够成熟的概念让普通消费者接受这项技术。
尽管有一些可穿戴产品,如智能手表、眼镜、夹克等,但这些产品尚未证明它们的实用性足以使其成为主流。
另外,可穿戴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保证人们及时获取信息,而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主流设备在这些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
许多消费者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必须使用手表来接收电子邮件,而他们的智能手机可以轻松完成此功能。
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在可穿戴技术市场上还没有得到解决。
第三宗罪:设计仍显不足,难以摆脱庞大笨重的设计。
尽管今年不少厂商都加强了可穿戴设备的设计,但在可穿戴技术市场上,仍然没有一款设计足够好,让消费者愿意购买和使用。
产品。
可穿戴设备的优点应该是体积小、设计灵活时尚。
然而,目前的一些产品要么是巨大的手表,要么是怪异的眼镜,在实用性和时尚性方面明显不足。
因此,加强设计应该是可穿戴设备厂商不能放松的一条路。
如果他们想成为主流,就必须继续努力。
第四宗罪:技术不完善,亟待解决。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是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大。
价格越来越低、无线功能越来越强的产品即将到来。
这就需要解决功耗、设备互联、物联网之间的通信等技术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显然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宗罪:市场定位不准确,消费者缺乏价值意识。
很多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定位往往是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消费者需要的可穿戴产品。
另外,整个市场仍然主要由一些小公司培育。
这些小公司往往缺乏足够的市场资本来让普通消费者认识到其产品的价值。
这也是这个市场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第六宗罪:华而不实的产品,只迎合“科技极客”的口味可穿戴科技公司往往显得不愿意关注现实,目前的一些产品仍然华而不实,实用性较差。
另外,当今的可穿戴设备中似乎没有多少是为科技极客而不是主流设计的。
如今对可穿戴产品感兴趣的人仍然是技术爱好者。
普通消费者会认为这些都是怪人专用的小玩意。
这需要改变。
第七宗罪:没有完美的生态系统,建立起来需要时间。
近年来智能手机、游戏机等产品的成功带来的经验是,如果一款产品拥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就会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
到目前为止,可穿戴技术一直依赖于与其他产品共享信息,但这还不够。
可穿戴产品需要集成更多其他服务。
因此,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可穿戴技术制造商需要掌握芯片、操作系统、关键零部件等核心技术,同时构建可穿戴设备产业生态系统,为消费者带来最佳的全方位体验。
后记:虽然可穿戴设备市场面临着上述问题,但我们并没有要讨伐这里的意思。
毕竟一个新事物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只是希望找到市场的症结所在,让可穿戴设备给电子设备行业带来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