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传统被颠覆? VR给家居装饰带来的不仅仅是科技新颖

时间:2024-05-22 10:46:01 科技赋能

众所周知,中国的居住文化源于自然。

然而,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单纯依靠山川河流等自然环境,已经不能满足人口的住房需求。

因此,在没有自然依靠的地方建造房屋就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

《易·系辞》记载:远古时期,人们居住在山洞里,生活在野外。

后世圣人将其改造为宫殿,上楼下楼以待风雨,并用《大壮》覆盖。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纷纷修建自己的都城,城市化率迅速提高,也导致了住房数量和集聚的增加。

到了明清时期,大众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开始体现出来。

住宅建筑的重心转向室内装饰,“家装”也因此成为与“家”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词。

然而,直到20世纪末,中国家居装饰行业仍处于“散兵游勇”状态。

大多数消费者没有设计感,只是模仿港台风格。

20世纪以后,家装行业开始致力于产业链的建立和整合,现代家装行业开始被大众所熟知。

产值在上升,从业人员在减少。

家居装饰行业企稳。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家居装饰工程产值1亿元,全年产值达到1.37亿元。

到2020年,已攀升至3.4万亿元。

2018年国内家居装饰市场规模达4万亿元。

然而,在行业产值直线上升的同时,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却呈现下降趋势。

2018年国内家装行业企业数量为19万家,下降至2017年的14.8万家,2018年为12万家。

行业从业者的减少和逐渐稳定,印证了国内家装行业正在逐步稳定。

截至目前,基本稳定在15万家企业。

家装行业正处于行业稳定发展的初期,但也正处于疯狂淘金期。

四代变迁,VR家装因应消费者需求而诞生。

在与众多家装行业从业者的对话中,我们将中国家装行业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价格段,基于口述的个人作坊。

由于技术限制,大多数消费者用极其简单的图纸自行设计。

家装行业的从业者大多是“街头游击队”,基本靠言语交流;第二阶段,传统家装企业诞生。

大多数家装公司都可以提供设计师、平面图、施工等服务。

但由于沟通和施工链条较长,很多时候房子的最终装修效果与消费者的期望相差很大;第三阶段是互联网家装。

各种家装平台涌现,设计师开始在电脑上画图。

此时,国内家居装饰行业开始大规模崛起并为大众所熟知;第四阶段是VR家居装修。

效果图的渲染速度迅速提升,设计图纸不再局限于自身功能,还可以实现订单推广、营销、交易、与生产环节对接。

此外,用户还可以真正“走进图纸”,“现场”体验整个家装设计。

大多数情况下,最终的家装效果与设计图纸相差无几。

更新后的VR家居装修到底是什么? “VR并不是一项全新的技术,而是在原有3D设计基础上的演进。

VR现象本质上是一个技术升级的过程。

”长期从事家装工作的酷家乐董事长黄小黄说。

基于数据信息成熟稳定的互联网平台,以及渲染速度日益成熟的3D建模、图形渲染等技术,不少传统家装公司开始考虑将时下流行的VR融入到家装设计中,简化设计师的工作流程。

并提升用户的图片观看体验,利用VR眼镜和全景效果图,给用户带来“所见即所得”的图片观看和家居装修体验。

据了解,目前国内大部分VR家装公司提供的VR系统可以一键生成线性房屋平面图的3D虚拟空间,并且主要向设计师开放。

此外,这些VR家装公司大多与数百家品牌家具公司签约,然后对每件家具进行精美的3D建模,上传到平台的云端模型数据库。

设计师付费注册平台账号后即可使用。

平台庞大而全面的模型数据库可实现全景家装设计。

此外,随着图形渲染技术的进步,国内领先的VR家装平台已经可以在10秒内制作出效果图。

“单就工作效率而言,在专业的VR家装平台上进行设计,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至少十倍。

”南京一家VR家装公司CEO说道。

所见即所得,但这真的是“VR”家居装修吗?在总结国内家装行业的特点时,有一个概括是普遍认可的,那就是“大行业,小企业”。

家装流程环节较多,没有规范的实施流程和制度;消费者对家居装修知识了解少,期望值高,实现难度大;传统家装公司的设计师无法很好地向客户传达设计方案,传统家装公司也缺乏提供预测的能力。

装修服务能力;品牌集中度低,具有规模化交付能力的大型企业和公司较少。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不少小企业开始在形式上动脑筋。

看到VR的兴起后,他们纷纷在家居装饰上戴上VR帽子。

事实上,它只是 3D 全景图的 2D 转换。

就这样。

没有事先沟通需求,没有全程参与家装过程,没有VR沉浸式体验,没有看房互动。

大多数消费者看到的只是一张纸上呈现的3D全景图,这与原始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此外,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更关心自己的家会是什么样子,而不是提前绕着自己的“家”走一圈。

即使设计师或装修公司提供VR眼镜佩戴体验,消费者也不会为了省事而简单地忽略这一点。

当VR家装行业的“所见即所得”被大众认为是3D全景图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这是否真的是“VR”家装?企业混日子的不作为、消费者无知的不认可、行业熟视无睹的无组织规划,都让VR家装变成了假“VR”。

在服务能力和水平普遍较低、行业口碑难以建立、行业缺乏标准化的当下,企业或许应该先做好家装工作,而不是急于对接VR,免得他们做不好,毁了自己的品牌,尤其是不要因为VR丢了面子。

传统被颠覆? VR不仅要给家装带来科技上的新颖性,更重要的是能够以可预测的方式将家装设计呈现给消费者,真正提前还原和呈现最终的家装效果。

这就是消费者对“预装修”的刚需。

就像人们需要先试穿衣服一样,当消费者戴上VR眼镜,完全依靠高度还原的VR体验时,感觉就像在真实的家里一样,哇!我觉得VR家装是未来。

”专注于VR家装的Decorator总裁崔健表示。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消费者在体验时所表达的惊叹大多是关于VR本身的,因为虚拟现实是一项令人惊叹的新技术。

如何在“装修前”阶段避免被VR客户主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家装设计工作的价值,我们还需要给VR家装一些惊喜。

“通过软件,我们可以在VR中模拟90%的场景,并赋予场景足够的空间感。

当用户‘走进’未来的家时,他不仅可以在VR中看到房子的布局和装饰细节。

全景,还可以与场景互动。

‘家’可以实现简单的交互,比如与家具互动,将家具移动到你想要的位置。

”崔健说。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与异地的家人进行交流、在VR中看房;提升工具户图、方案设计、效果表现等模块的家装设计场景化能力;从设计模式上来说,杜绝3D代替VR,可以有效提高消费者在整个家装过程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家装行业鱼龙混杂,企业应及时定位,相互团结,资源共享,尽快规范行业体系;大企业也应该发挥主导精神,让VR家装不辜负消费者的期望。

综上所述,由于家装行业专业性强、劳动性强、产业链全、运营周期长的特殊性,其在传播过程中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度一直不高。

在口碑没有得到巩固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恶性循环,企业应该做更仔细的事情,把控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消费者体验获得认可和信任,从而降低获客成本;二是优化升级供应链、渠道、自动化服务等,为VR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已经“崭露头角”的VR家装企业来说,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随着VR硬件的逐渐成熟,为消费者提供更先进的装修前人机交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