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一格看姜昆!为什么不做可穿戴运动产品呢?

时间:2024-05-22 10:42:37 科技赋能

(作者:张雪媛)昨天,笔者与一格手表创始人姜昆博士通过邮件进行了采访。

他的团队开发了一款可以检测精神压力的智能手表。

在运动检测手表盛行的时代,他另辟蹊径,将医疗保健作为手表的主要功能。

目前可穿戴产品同质化严重,创业团队正在慢慢探索健康领域的新方向。

  为什么不做移动侦测功能?可穿戴智能产品的前身来自于运动计步器,因此运动监测基本上已经成为可穿戴产品的标配功能,也是比较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功能。

但如果只是监测体育赛事,产品同质化程度会很高。

“我们认为可穿戴产品的价值在于将人们的健康体征数据引入互联网,通过持续监测实现非离散数据的沉淀,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解决亚健康问题,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

生活。

习惯。

“他们想要打造的可穿戴产品不是移动助手(上网、推送消息),而是健康可穿戴产品的方向。

精神压力是一种有些抽象的生理表现,往往是其他亚健康的根源。

”我们在前期研究中了解到,这个原则上国内外已经有商品化的产品,但是还没有互联网,没有连续数据的概念。

,而且体验也不好,所以我们想用可穿戴手表来解决精神压力的监测问题,而不是继续做运动检测,小米推出以来还有什么值得探索的呢?推出79元智能手环后,各个创业团队都开始寻找差异化的方式,这符合姜博士的判断“同质化的产品最终会输给有规模和品牌效应的大公司。

”小米在硬件圈属于腾讯,在电信设备行业扮演着像华为一样的价格屠夫角色。

有平台补贴,创业团队无法与他们竞争。

价格竞争只能通过差异化战略来实现。

首先是体验的差异化和服务的精细化,Bong做得很好。

二是方向差异化。

健康领域是一个细分市场,而且比较专业,专注于一两个领域。

“领域,建立自己的竞争壁垒”。

健康领域还有很多方向等待可穿戴产品开发,但受限于目前的监测传感技术和医疗健康基础研究支撑,这个市场将是一个更加细分化、专业化的市场。

可穿戴产品创业团队可以改造传统健康电子产品,发挥其产品经验、数据应用服务和产品运营的优势。

当然,另一个方向是智能手表成为智能手机的便捷版。

外观足够酷,体验又好,也是一个市场方向。

当然,目前的可穿戴市场也存在很多弊端。

“没有明星产品的出现,产品很难找到刚需,粘性不够。

产品外观设计水平有待提高,传统钟表行业缺乏生产工艺经验市场尚未成熟,健康手表的跨学科基础研究还需继续加强。

”此外,姜昆还强调,目前可穿戴设备的现状是初创公司培育市场,大公司后来收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特色,深耕细分市场的健康领域。

  健康领域怎么做研究?压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姜昆自己也做了很多研究,发现压力和人体排汗有关系。

”脑电波是一种方法。

我们使用两个标志:皮肤电反应和心率变异性,但在量化阶段我们使用前者。

人体在受到精神压力后会激活交感神经活动,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汗腺引起出汗。

一般来说,压力与出汗程度密切相关。

你越紧张或兴奋,出汗就越多。

“这个原理和测谎类似,他们在算法中也消除了运动出汗造成的干扰。

他们研究了国内外一些监测精神压力的电子产品,了解他们的客户群,包括一些针对心理压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他们还找了一些心理健康咨询机构进行研究,打造了一个Lean Startup MVP原型产品来测试市场反应,发现职场心理压力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经常被忽视,导致亚健康。

虽然自己能够感受到压力,但用户仍然有兴趣了解自己长期的精神压力状态的变化,并认为这很有价值,“人们当然会这样做。

总是只需要一匹更快的马,而不是一辆车。

我们是创造汽车的人。

”前面提到,企业家可以通过改造现有的健康产品来创造新的产品,所以研究方法也可以从原有的健康设备开始。

最后,姜昆还告诉笔者,健康产品中的健康产品过去规模很大,所以做可穿戴产品会很困难,而且基础研究需要进一步的支持,他也希望更多的专家进入可穿戴移动医疗领域。

目前正在创客星球众筹,单价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