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汇报》报道,不久前,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名小学老师发现,学生还没放学,他在课堂上说的话就已经传到家长朋友圈了。
幕后“玄机”在于,家长给孩子送了一款带有遥控功能的童卫士智能手表,上课时可以将教室里的声音实时传输到她的手机上。
“我当时就觉得很生气,感觉自己被监视、被监视了!”尤老师感到心寒、委屈。
她认为这是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更让她难受的是,小宇妈妈揭晓谜底后,很多家长的反应都是“你的手表在哪里买的?我也想要一块给我的孩子。
”尤老师在淘宝上尝试进入“儿童远程监控手表”后,发现有十几家销售儿童护罩的网店。
尤老师并不是唯一被监控的老师。
得知她的遭遇后,学校其他老师也紧张起来,纷纷检查各自班级的监控手表。
调查结果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班级的很多孩子都佩戴了功能类似的儿童智能手表,其中以一年级的学生居多。
对于“为什么要监控老师?”的问题,小宇妈妈解释说,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孩子上课时是否主动发言;另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孩子上课是否主动发言。
另一方面,如果小宇被“坏孩子”欺负,监控录音可以作为证据。
另一位家长表示,让孩子佩戴监控手表,可以更方便地在晚上辅导孩子作业。
尤老师认为,“当我在被监控、被监控的环境下上课时,我感觉头顶上始终悬着一把剑,怎样才能安心上课呢?”上海京诚海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继清表示,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家长给孩子佩戴智能手表的初衷是为了监控孩子的学习情况,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佩戴的智能手表也可能会记录孩子的学习情况。
教师或其他学生的声音,可能涉嫌侵犯教师或其他未成年人的权利。
隐私。
公开资料显示,儿童安全卫士手表具有四方定位、一键报警、10s录音、蓝牙出行、运动计步、亲子红花等功能。
无论孩子在学校还是在其他场合,家长都可以随时点击手机客户端“追踪宝宝”。
当孩子遇到危险时,家长还可以启动“SOS紧急报警”。
此外,该产品还具有录音和声音回传功能,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所处的环境、孩子在做什么、在和谁说话。
这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来实现,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听到孩子的声音和周围环境的声音。
。
此外,该产品还支持蓝牙出行模式。
当佩戴手表的孩子与家长距离超过10米时,蓝牙断开,家长手机立即收到“丢失提醒”和孩子的位置,提醒家长确认孩子安全。
由于上述创新应用,儿童安全卫士手表上市仅两个月销量就突破30万块,成为国内销量最大的儿童智能手表。
然而,引起上述老师不满的却是录音功能。
不过,更多业内人士倾向于认为,学生佩戴智能手表不会干扰老师的教学。
除了学校,孩子们佩戴智能手表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火车站、地铁站、步行街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儿童卫士等产品更多承载了儿童产品的定位,以“儿童”为主题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