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腾讯启动战略转型,聚焦B端是水到渠成

时间:2024-05-22 10:27:46 科技赋能

9月30日,腾讯宣布重磅消息:时隔6年进行新一轮组织架构优化调整,重组将原七大业务集团(BG)整合为六大业务集团。

其中,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而原微信事业群(WX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则被新成立。

企业发展集团 (CDG) 将保留。

此外,腾讯还将整合社交及效果广告部(SPA)和原有网络媒体事业群(OMG)广告线,建立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AMS)。

腾讯云业务、智能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等核心业务组合升级为新的业务群(BG),与微信事业群等七大业务群并列。

这一大动作的背后,也体现了腾讯进一步做强2B业务的决心。

这是腾讯20年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重大变革。

前两次影响深远:2016年升级为BU(Business Unit)事业部制,使腾讯从一家初创公司转型为一家大规模生态协作企业,拥有单一社交平台成为一站式生活平台; 2018年升级为BG(Business Group)事业群体系,确保腾讯从PC互联网升级到移动互联网,通过技术“连接一切”,为亿万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建立了开放的生态系统。

(腾讯帝国架构调整前的业务版图)那么,此次战略调整的根本动因是什么?真的像外界所说的那样,内忧外患吗?事实上,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并不是说ToC无法生存。

众所周知,腾讯拥有业界最强社交平台和最佳内容生态布局这两张王牌。

在社交平台方面,微信、QQ、QQ空间是无可争议的流量霸主。

微信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QQ月活跃用户8亿。

不仅仅是流量,还有关系链沟通和精准的用户画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个性化内容推荐。

腾讯以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络为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扩展社交平台的功能不断增强用户粘性。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腾讯广告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32%,收入达亿元;社交网络及其广告、朋友圈广告资源增加、小程序新增广告 在资源和移动广告联盟的带动下,收入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27%至93.80亿。

这正是微信等产品保持极度克制的结果。

腾讯也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

尽管受到监管收紧的影响,腾讯近期的游戏业务表现却低于预期。

但在海外很多地区,有大量成熟的游戏生态欢迎中国游戏,能够为优秀的中国游戏作品提供当之无愧的奖励。

依托腾讯的产品储备、自研能力和精细化运营能力,在版本号同样稀缺的情况下,腾讯相对其他厂商有着明显的优势。

从市场角度来看,游戏正在被全球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王者荣耀国际版《Arena of Valor》通过验收,成为中国出海手游中首个DAU突破1000万的产品。

《PUBG Mobile》在 69 个国家和地区的 iOS 下载榜上名列前茅。

多场比赛入选奥运会、亚运会。

很好的证明。

更有趣的是,腾讯不仅深耕游戏领域,还在发行、电竞、直播等上下游领域进行了充分布局。

这个生态对于游戏业务的支持未来会慢慢增强。

慢慢体现出来,通过运营玩家生态、打造电竞赛事圈、衍生IP矩阵,腾讯还是可以突破游戏本身,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收入。

仅从以上两点就可以看出,腾讯的C端基础依然扎实,B端的布局更像是20岁年轻人初尝新领域的滋味。

发展B端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即便这一次被称为“B端全面发力”,也不一定是腾讯高管能够轻易拿下的想法。

它更像是腾讯几年前开始酝酿的果实。

现在,是时候选择了。

正如自媒体人钱浩所说:作为一家“科技+文化”的公司,腾讯在新形势新机遇下也走到了新的历史节点。

其文化内容板块需要进一步整合和规划。

腾讯能够左右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程,显然它的立足点并不是为了在短期竞争中取胜而做出的应激反应,而是为未来抢占更大发展机遇的主动布局。

腾讯一直非常重视B端业务。

近两年,马化腾推广的产品和参加的活动几乎都与ToB业务有关。

去年,马化腾在年度员工大会上表示:“腾讯现在需要更多的ToB能力。

在管理方面,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部组织架构。

腾讯现在需要更多的ToB能力。

我们必须在组织中系统化从内到外梳理架构。

”刘炽平补充道,“很多人说我们只有ToC基因,没有成熟固定的商业模式,要持续保持快速的利润增长是相当困难的。

用户难以增长,对于2B业务来说,意味着腾讯下一个增量市场,甚至是更大的利润增长源泉。

正如腾讯自己所说,在互联网的上半场,腾讯的使命是连接;下半年,腾讯的使命是成为各行各业最贴身的数字助理。

这种想法是有道理的。

在国外,亚马逊、谷歌、Facebook的逻辑就是利用自己的C端基础来蚕食B端市场。

游击战争结束后,必须打阵地战。

腾讯正在利用支付和云计算来争夺B端市场。

正如马化腾本人曾经说过的:“用成熟的流程来控制公司看似更容易,但公司的创新能力必然会下降,自发的、原始的创新能力会日益萎缩。

”高度重视腾讯“进化”的马化腾还提出构建“生物组织”的理念——拓展灰色空间,不追求简单增长而是追求跨越式进化,不惧怕失败和浪费,让企业组织本身要在不可控的过程中具备自我进化和自组织能力 如果B端布局致力于未来,在这场B端阵地争夺战中,或许最重要的就是“云”战争。

腾讯云的企业云服务业务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这一点已经被美国亚马逊所证实,在中国市场,腾讯云业务的布局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

技术自用,满足QQ、微信、腾讯游戏等需求。

年底,腾讯云正式对外开放,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公有云服务。

现在它可以用于游戏。

为视频、金融、零售、电商、交通等行业各业务场景提供全栈解决方案。

可以说,腾讯云背后的整个腾讯生态是一个社交属性极强的生态。

除了在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级市场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能力外,腾讯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旗下两大社交产品微信和QQ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成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纽带。

消费者和商业服务。

作为桥梁,这些优势还可以帮助企业形成更懂用户的“智慧大脑”,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C2B模式)。

借助社交能力和内容平台,腾讯云已拥有多家合作伙伴,包括大众点评、58同城、摩拜、唯品会、旭数等,并提供了6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近年来增长率为3 。

超过10%,同比增速甚至达到了%。

据第三方报告显示,腾讯云在多个互联网细分领域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l 游戏公有云服务市场覆盖率第一 l 电商公有云服务市场占有率第一 l 游戏公有云服务市场占有率第一信息与社交公有云服务 智能手机公有云服务大客户市场占有率第一、交通公有云服务市场占有率第一、视频云流量市场占有率第一、企业服务公有云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 l 在线旅游公有云服务市场占有率第二 lO2O生活服务公有云服务市场占有率第二 值得关注的是腾讯云在政务方面的发力:警务云、政务云、工业云、税务云、天气云……比如“数字广东”工程基于腾讯云服务推出粤务,可以线上办理各项服务,大大减少了市民原来线下服务的时间和成本。

还有“广东移动警察”,在协同办公、通信指挥、情报收集共享、内部治安等多个领域给公安领域带来了效率提升。

这些都是其平台服务能力的体现。

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的成立,无疑将为腾讯云提供集团层面的增益加成。

腾讯云未来的天花板在哪里,确实很难说。

亚马逊、谷歌云……面对颠覆了组织墙和数据墙、拥有10亿社交用户的腾讯,他们似乎都不惧怕。

毕竟2019年的改革让腾讯在除了搜索和电商之外的几乎所有领域都稳居行业第一。

2017年的改革让微信异军突起。

2019年按下“重置”键,对于腾讯来说将是一个重大的改变。

活力和可能性又如何呢?正如腾讯总裁刘炽平所说,“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充满危机意识和前瞻性,才能带领腾讯进入下一个时代。

”希望继续保持清醒的腾讯能够继续给我们带来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