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凯度!中美两国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存在显着差异

时间:2024-05-22 10:17:10 科技赋能

虽然中国人使用可穿戴运动追踪设备的比例低于美国人,但在医疗保健方面,中国患者使用智能医疗设备设备比美国患者多。

Kantar Health 的最新研究显示,只有 5% 的中国成年人使用可穿戴活动追踪器,而在美国,7% 的成年人佩戴 Fitbit 和 Garmin 等设备。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佩戴这些设备的主要目的是“记录是否达到锻炼目标”和“监测心率”(均为48%),而美国用户的主要目的是“记录自己每走多少英里”日”(81%)。

不过,这份报告也指出,中国医疗智能设备的渗透率高于美国。

在中国,12% 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联网血糖监测仪,而美国这一比例仅为 6%。

患有心脏病的人之间的差距甚至更大。

在中国,11% 的心脏病患者使用联网血压计,而美国只有 4%。

中国患者对于数据共享也非常开放。

48%的糖尿病患者表示有兴趣与医生、亲戚分享他们的数据,或者通过支持互联网的设备同步到他们的手机上,53%的心脏病患者有兴趣分享数据。

在美国,这些产品的认知度还很低:72%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听说过联网血糖监测仪,74%的心脏病患者没有听说过联网血压监测仪。

智能健康设备可分为公共卫生运动和慢病管理两大类。

前者可以用也可以不用,而后者的用有时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据凯度国际医疗保健公司预测,此类设备在美国糖尿病领域的使用量短期内将大幅增加。

LifeScan隶属于罗氏和强生公司,是全球血糖监测仪行业的主导品牌。

去年,他们在互联网血糖仪产品上进行了重大投资和突破。

虽然“可穿戴”这个词在IT行业更流行,但在健康智能设备领域,更重要的特征是“联网”。

该功能是指这些智能设备可以自动将生命体征和运动数据上传到互联网并存储在云空间中,以便患者可以选择是否与家人和特定朋友(例如同伴)分享这些信息。

患者)、医生和医疗机构。

我们看到,在公共卫生运动领域,Nike和FitBit的用户正在积极分享他们通过智能设备收集的运动数据。

但我们相信,在慢性病领域,这项技术将会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关键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