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落地

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哪起事件及其和平解决对推动两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间:2024-02-29 22:19:09 技术落地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发生。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陕西西安逮捕蒋介石,发动军事叛乱,目的是逼迫蒋抗日。

共产党员、周恩来等人应张学良的要求抵达。

西安事变解决。

经过多次沟通和会谈,蒋介石同意与共产党联合打仗。

因此,西安事变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是为了救亡图存,劝谏蒋介石改变“先调和内政,后与外国作战”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和战争。

联合抗日后,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进行“军事进谏”,扣押了来陕西督战的蒋介石,发起了一场震惊中外的行动。

1936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发生了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在此过程中,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陕西西安逮捕了蒋介石,并发动军事叛乱,目的是逼迫蒋抗日。

应张学良要求,共产党员、周恩来等人前往西安解决西安事变。

经过多次沟通和会谈,蒋介石同意与共产党联合抗战。

因此,西安事变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为救民族于危难,说服蒋介石改变“先调和内政,后抗外侮”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坚决在临潼对蒋介石进行“军事训诫”。

他扣押了来陕西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国和世界的“西安事变”。

他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倒逼蒋介石抗日。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共产党抗日”等六项主张,为抗日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延伸资料:“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迫蒋抗日,相当于正式对日宣战。

1937年12月12日,日军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开始了南京大屠杀。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