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高新兴物联发布最小NB-IoT模组,推动智能穿戴产业发展

时间:2024-05-22 09:57:36 科技赋能

PC市场已到瓶颈,手机市场发展已到顶峰,新终端势必涌现并成为市场的宠儿。

从发展来看,小型化是终端未来的趋势。

电脑越来越小,平板电脑和手机比电脑还要小。

按照这个发展轨迹,智能穿戴设备比手机更小,将成为智能终端的未来。

尽管智能穿戴设备技术还存在困难,但NB-IoT技术的出现将掀起新的技术浪潮,实现智能穿戴设备产业的落地。

高新兴物联网发布最小尺寸NB-IoT模组ME 12月12日,NB-IoT产业合作高峰论坛暨中兴通讯物联网产业发展研讨会(华南站)在深圳举行。

会上,高新兴物联网发布了最小尺寸的NB-IoT模组ME,尺寸仅为16mm×18mm,比1元硬币还小。

ME支持3GPPR14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标准。

其更小的尺寸和更低的功耗使其能够满足更多物联网场景的需求。

是真正的“全球同频”NB-IoT模块。

该集团可应用于智能穿戴、智能电表、智能家居等领域,满足设备对物联网通信的需求,从根本上推动产业升级的步伐。

最小尺寸的NB-IoT模组ME成为未来终端的主角,NB-IoT助力智能穿戴落地。

随着2017年Google Glass的出现,可穿戴市场开始告别“石器时代”,迈向新的征程。

相关企业和厂商越来越关注智能穿戴的各种功能设计和产品理念的追求,新一代消费者也开始接受和认可智能穿戴。

有一个预言正在变得越来越现实:就像手机和平板设备取代了曾经强大的PC一样,智能可穿戴设备最终将取代智能手机,成为我们未来生活的主角。

虽然这是时代潮流,但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

首先,目前很多智能穿戴设备和追踪器都是基于2G和3G的,功耗非常高。

其次,采用WiFi、蓝牙通信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对手机依赖性强,充电频率高,测量指标不准确,无法持续监控。

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消费者长期佩戴的热情不高。

本质上,这些网络和芯片都是为手机应用定制的产品。

手机应用已经趋向于更高速度和更高带宽,其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会导致上述问题。

高新兴物联网ME等小尺寸NB-IoT模组的出现,给智能穿戴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智能穿戴企业的关注。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NB-IoT也可能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通信技术。

该技术协议自今年6月获得3GPP无线接入以来,已快速推进一年多,目前已具备大规模商用的条件。

国内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进步最快。

今年5月,其宣布完成31万个NB-IoT基站同步升级,建成全球最大的商用网络。

10月,中国电信“全球首标”50万个NB-IoT模块由中兴物联网独家中标,标志着NB-IoT技术普及已成大??势所趋。

科技创造价值,NB-IoT为智能穿戴打开新大门。

NB-IoT专注于低功耗广域网,支持广域网中物联网设备的蜂窝数据连接,并且可以直接部署在LTE网络上,降低部署成本并平滑升级。

与LoRa、Sigfox、Wi-Fi等物联网技术相比,NB-IoT具有大容量、深度覆盖、专用频段、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

技术需要产生价值才能被企业和市场接受。

NB-IoT能为智能穿戴行业带来什么价值?举个例子:大多数基于Wi-Fi和蓝牙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需要三天左右充电一次,而采用NB-IoT技术的产品如高新兴物联网ME则可以省去几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充电时间一年。

这样,智能穿戴设备既可以像手机一样独立使用,也可以应用于定位、跟踪等更多应用市场。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穿戴产品。

这些产品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了智能穿戴产品的销量,最终将带动NB-IoT的成本下降。

成本的降低将进一步推动NB-IoT的发展。

-物联网产品的发展速度为智能穿戴行业形成良性循环。

“便携式设备肯定会比固定设备更受欢迎,可穿戴设备也肯定会比便携式设备更受欢迎。

”这句话就像一盏指路明灯,引导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资金进入智能穿戴领域。

智能穿戴行业目前正处于瓶颈期,这也意味着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内容正在诞生。

如果真想让智能穿戴设备足够好,让消费者满意并为之买单,那么智能穿戴设备就必须突破现有的成果和固化的模式,与NB-IoT技术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开辟新的领域。

思考和创新。

方向。

借助NB-IoT技术,将NB-IoT模块植入智能穿戴设备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突破许多目前无法实现的技术壁垒,让智能穿戴设备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