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可穿戴设备网综合报道:7月22日,在小米4发布的同时,雷军发布了旗下首款可穿戴设备——小米手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米手环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投诉也不少。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款小米手环的亮点和值得吐槽的地方吧! 1。
两种类型的手镯。
事实上,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手环了,只是理念不同。
一种是安全手环,需要连接运营商网络,相当于袖珍智能手机。
,它的主要功能是定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
这个东西有一定的市场。
虽然还在迭代公开测试中,但类似的山寨产品在淘宝上已经每周卖出上百份,而且价格也不菲。
对于儿童、老人,尤其是患有阿兹海默症等容易迷路的人来说,这个东西确实有它的实用性。
另一类是手机配件的思路,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依靠手机实现各种功能。
它只是一个蓝牙终端,无法独立完成各种应用。
小米手环就属于这一类。
2。
亮点与槽点 小米手环的亮点与实用性 就实用性而言,小米手环意义不大,因为它提供的各种功能并不是用户的痛点,而手机APP本身就可以实现一些功能。
例如,它提供的计步功能可以通过在任何智能手机上下载APP来实现。
既然手环与手机无法分离,那我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手机,多带一个手环呢?因此,小米手环这个手机配件的实用性并不是很强。
它更像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有趣的数字玩具。
不过,小米手环的实用性并不会影响其销量。
因为现在大部分手环的售价都比较高,小米手环只要79元。
虽然毛利不一定低,但价格低。
作为元手机的配件,很容易买到。
小米手环的销量不会很差。
时尚的小米手环是小米又一款低价高品质的神器——小米手环的发售日期渐进。
小米智能手环售价仅79元,引起了不少米粉的欢喜。
不过我们先不说小米智能手环好不好用。
从现有的参数和功能介绍来看,小米智能手机的功能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高科技创新。
无论是个人体验、性价比,还是品牌未来的发展,79元的小米智能手环或许还得克服以下六大难题,才能真正成为一线智能手环产品。
投诉1.如果您没有小米4,可能与您的手机不兼容。
如果你想购买智能手环,你应该考虑它与你的手机的兼容性。
从小米官网对智能手环的介绍来看,小米智能手环的兼容性令人担忧。
除了小米3和小米4之外,小米智能手环可能只能兼容Android 4.4以上的设备,并且还必须支持蓝牙4.0。
与绝大多数同时支持Android和iOS平台的智能手环相比,这有很大的局限性。
虽然79元的小米智能手环看起来很便宜,但如果为了使用小米智能手环必须换手机,那就得不偿失了。
或许这也是小米说服更多人购买小米手机4的一种方式。
如果没有用户打算购买小米4,那么购买小米手环可能就没有意义了。
投诉2、外观抄袭知名品牌,没有原创性。
小米智能手环的外观非常明显。
从腕带设计、卡扣设计、主体切角工艺到主体与腕带的结合,明显是抄袭国外优秀智能手环产品Misfit Shine。
椭圆形的核心形状也与华为荣耀手环非常相似。
由此可见,小米手环在外观上下的功夫是非常少的。
虽然说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但像小米这样的假设计对于用户和同行来说是非常没有诚意的。
抱怨3.低廉的价格抑制了技术的发展。
79元的价格为小米智能手环带来了智能手环行业最低价格的新纪录,同时也对整个国内智能手环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小米手环售价79元一经公布,国内智能穿戴厂商不得不开启一波降价潮。
这种被动降价将进一步降低国内智能穿戴厂商的前期自主研发投入和生产成本,损害整个行业的未来。
智能手环的市场价格战正在迫使整个行业采取小米式的竞争,以低价淘汰优质产品。
投诉四、拆解时成本显示不值79元。
小米曾凭借低价高配置的手机行业严重冲击国内手机市场。
但低价高配置的表现与真正的高配置还是有差距的。
不过,与Fitbit、Misfit等智能手环相比,目前售价79元的小米智能手环功能齐全,但表现却令人不安。
拆解小米智能手环后,我们发现主体成本并不高。
据小米内部工程师介绍,小米智能手环内部原价为49元。
这显示了成本几何。
虽然成本和质量未必好,但低投入产品的工艺精度可想而知。
吐槽5、科技含量的横向对比完全被吹爆了。
与其他智能手环相比,小米智能手环的功能虽然广泛,但并不深入。
它什么都能做,但任何功能的技术深度都不高。
在来电等浅层技术方面,它在提醒、唤醒手机等方面功能齐全,但在健康监测、运动状态智能识别等深层次技术方面却乏善可陈。
同时,也缺乏开放平台,缺乏对第三方健康应用的支持。
考虑到小米对智能手环的技术研发周期和投入。
结果可想而知。
性能的不足必然会引起高级用户的不满。
6、欺骗性的期货炒作和售后服务。
虽然小米声称不再销售期货,但小米4仍然采用老方式销售。
最后一批小米手机4在37秒就被抢购一空,现在已经卖到1元了。
小米智能手环势必也会采用类似的销售方式。
在这样的营销方式下,79元的小米智能手环会以什么价格卖给用户还存在着巨大的问号。
即便有人有幸原价卖出小米智能手环,但小米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售后服务不佳也是小米急需解决的问题。
写在最后:虽然价格比同行业快,但小米智能手环也并非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与小米相隔一天推出的Bong2智能手环售价99元,但它拥有小米手环所没有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智能识别运动类型。
百元级咕咚手环、O手环智能手环与dulife智能云平台结合,通过数据算法帮助用户更科学地监测健康状况。
国外的老牌智能手环如Jawbone UP、Misfit Shine、Nike+Fuelband、Fitbit Force等虽然价格比较贵,但由于技术成熟、体验好,所以比较好。
小米智能手环想要与这些产品竞争,不应该依靠价格战,而应该靠创新和技术取胜。
这也更符合用户的兴趣和期望。
3、可穿戴设备的前景与小米手环相同。
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大多无法找到用户的痛点,都是廉价或昂贵的数字玩具。
现在依靠消费市场来驱动可穿戴设备还为时过早。
但在专业市场,可穿戴设备大有可为,但遗憾的是开发这一领域的厂商并不多。
医疗、教育、工业制造、户外、军事……这些行业才是可穿戴设备的未来。